吒牛 作品

第242章 京海成為重點城市的可能?

  王逸思索片刻,既然張建國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他如果惜字如金,也不合適。

  同樣。

  給京海創造經濟,最終也能作用到老幹部身上。

  電視劇中,趙立冬能從市政法委書記坐到市長的位置,就顯得很玄學,提拔主政一方官員,大概率會異地任職,可最後,趙立冬依舊在京海,這屬於不合理的地方。

  話歸於現實,既然趙立冬都能在本地任職,老幹部同樣也可以。

  幫李書記等同於幫張建國,等同於幫老幹部。

  “張叔,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滯後於生產的社會化,城鄉、區域、產業、產品等結構矛盾因改革動力不足緩慢,應當順勢而為,提高運行質量,抓住治本的措施,不能將雞蛋放一個籃子裡。”

  “應當加速工業區域結構佈局,特別是目前分散的農村和城郊工業等等……”

  “隨著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的垂直化、行業技術升級帶來的產品升級機會、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技術變革、產品而融合帶來的投資……”

  在王逸看來,京海能走的路很多。

  完全不需要急於一時,也不需要盯著一處地方使勁。

  張建國仔細的聆聽。

  他主抓經濟,只要能提高京海的經濟就行。

  王逸並沒有將後世的藍圖展現出來。

  其一,關係還沒到位。

  其二,很難將後世的藍圖解釋清楚。

  就比如,如果王逸說,

  以後付錢都不帶現金,只需要手機掃碼付款即可。

  張建國絕對是滿臉懵逼和不信。

  這是時代的侷限性。

  科技的發展變化的太快。

  王逸雖說提及許多大方向,但都屬於深入淺出,沒有滿嘴跑火車。

  但光憑這些,都能讓張建國產生思路。

  “要不是你不想當官,我真想讓你來當我秘書。”張建國感慨一聲。

  此話若是說給其他人聽,必定欣喜若狂。

  這可是市長秘書。

  一步登天的機會!

  可王逸卻嗤之以鼻,與其被人使喚,還不如當老闆使喚其他人。

  退一步講。

  就算當秘書,也應該是給老幹部,而不是張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