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與痛苦 作品

第57章 梅花飄落,梨花匆忙。

    這是楊錚第一次看到棋呆子發如此大的火。

    但相比於棋呆子的怒火,王起則是平淡到讓人理所當然的感覺到,她早就對別人的怒火,習以為常。

    “你根本不知道,現在的家長讓孩子學習象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王起一臉平靜地靠在椅子上,翻著桌上一本棋譜又說道:“就像你不懂為什麼現在的象棋殘局大全,要把古往今來的殘局全都集中在一本書的道理一樣。”

    “現在的象棋,在人們眼裡早就是一個工具罷了。”

    “現在的家長,可不是像我們以前那樣,是為了傳承華夏傳統文化,而讓孩子去學習象棋。”

    “現在的人啊,匆忙到,眼裡只剩下兩個qian字。”

    “一個前程的前,一個金錢的錢。”

    “你要是不給他們這兩個字,他們會心甘情願為你的象棋付費嗎?”

    王起的話,很冷很現實。

    這也不能怪她,棋社的老闆安排她來教課,不也是想借她的口,去告訴棋呆子,何為這間棋社的象棋?

    不也是想讓著把象棋視為生命裡第二重要的棋呆子,學會著放下和隨波逐流?

    不然,他又怎麼會大方的把三三這個點,讓給棋呆子做象棋教室?

    其實,不管是象棋也好,還是圍棋也罷。

    如今願意讓孩子學棋的家長,大多還不是為了孩子以後有個大好前程?

    傳統文化?

    還是傳承歷史?

    放在嘴邊就夠了。

    若是傳統文化,傳承歷史能讓孩子家財萬貫,那麼這些家長肯定也會嘗試去讓孩子去傳承,去繼承傳統文化。

    可,現在的傳統文化,不但揹負著讓人不理解的罵名,甚至連讓人去填飽肚子都難。

    既然連肚子都填不飽,那憑什麼要把所謂的傳統文化,放在孩子身上去繼承?

    孩子不也是父母對未來美好的延伸嗎?

    若是連填飽肚子都做不到,哪又何談美好?

    王起的話,好似壓住了棋呆子,也好似壓住了在一旁做著表格的楊錚。

    此時的她,高冷地像極了一朵高傲的梨花。

    梨,在華夏文化裡,也象徵著離。

    也不知道這個“梨”是分離的離,還是看清現實後,背離當初成為職業棋手的誓言的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