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812章 思變(中)

空口白話說考核,那也是無根之木。

什麼能用,什麼不能用,那是睜眼就能看見的玩意兒。

你說軋鋼廠的車不好,人家的工農75型重載牽引車,雖說看著真不是個玩意兒,但拉的就是比汽車多的多。

別說75型了,就是工農55型,拉的也比解放車多的多。

城裡挖防空洞出來的土方,除了工農75型跟55型之外,小型的四不像,也是出了大氣力的。

再有就是便民牌的幾個車型,如今不僅加了首汽的公交行列,許多城鄉的客運任務,也都有便民牌的身影。

雖說後起之秀團結牌拉的少了一點,但在城裡,拉個一兩噸貨物,團結牌的性能、油耗,也是超越解放車的。

就使用結果來看,軋鋼廠的三輛車,雖說不如一汽,但比首汽這邊起的實際作用,可就大一點了。

原因也簡單,因為軋鋼廠的產量是大過首汽的,而且產量還是逐年增加的。

按照李懷德在一機部吹的,今年破十萬,明年破二十萬,頗有些放衛星的味道。

但軋鋼廠的產量,也真是實打實的,雖說有些車型,實在是看不過眼,但好歹也是輛車的。

“嗯!

儘量不要做的太過分,還有囑咐一下李懷德,別拿著雞毛當令箭。

剋扣其他廠物資的事兒,儘量少做,惹人怨恨的。”

李懷德做了出格的事兒,只被留職不被停職也是有原因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軋鋼廠的產量是遠超計劃的。

計劃那邊給軋鋼廠的產車量,不過是一年一萬餘,這兩年軋鋼廠的三輛車,產量一直保持在五萬輛以上。

別的不說,僅是四萬多臺發動機,就不是什麼人都能在計劃外弄來的。

以物易物、以車易車,李懷德這廝也是做的賊溜。

管好車還是四不像,一臺車,至少換三臺發動機,也是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

如果不是受限於國內的發動機產量,李懷德那廝,可能早就帶著軋鋼廠突破十萬輛車的產量了。

這點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

至於壞處麼,那就是這兩年拖拉機的產量不增長了,增長的數量,都被李懷德這廝給劃拉到了軋鋼廠。

這茬對李勝利而言,就沒什麼好驚訝的了。

一臺單缸機,兩截枕木,外加一套傳動、一套剎車,四個輪子,對軋鋼廠而言就是一臺車。

物料齊備的情況下,如果不焊接車棚,一個小班組,一天就能組裝十幾輛。

而這類四不像,也是軋鋼廠產量最大的。

而且這類四不像,很多也不再露天地使用,絕大部分都做了各個礦企的巷道車。

這就是變相增加礦業單位的計劃外產量了。

按照技術規範,許多礦場的作業面,都是要鋪裝簡易鐵軌的。

但有些作業面的深度不夠,沒有鋪設的價值,指著人力運輸,距離跟工作量又成了累贅。

幾輛巷道車上去,之前廢棄的一些作業面,也就可以當做計劃外的增產了。

用四不像交好礦企,李懷德這邊,就拿住了許多鋼廠、機械廠的命脈。

有礦企局中,加上各種場內運輸車輛,李懷德的物料調撥,也是半強制性的。

你不給發動機,說不定,李懷德這邊回頭就能給人斷了鐵料的供給。

鋼廠這邊也是沒招兒,你不按李懷德說的來,回頭煤炭就供應不上了。

軋鋼廠憑藉四不像之類的玩意兒,打造出來的關係網,近期也算是牢不可破的。

增產就是增收,也是增加福利,但凡是個靈活點的廠企負責人,就沒有不樂意跟李懷德合作的,這就是共贏了。

“爸,我知道了。

但許多事,做起來還是要脆生一點的。”

給了杜老爹答覆,李勝利也沒在杜家多待。

大院裡也是人多眼雜的,卸點雜糧吃食,無非說法上不好。

來的頻率過高,待的時間過長,難免不會有人多想的。

歷經過風雨之後,無論是繼續待在城裡的,還是從鄉下回城的,都是素質不錯的運動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那是基礎素質。

有了杜老爹的首肯,第二天上午,李勝利就約了李懷德在馬店集的大食堂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