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八章 花之爭(三十)

    努爾哈赤創立“八旗”制度之初只有黃、白、藍、紅四種顏色的旗幟,後增設四種鑲邊的旗,分別為xhq、鑲白旗、鑲藍旗、鑲紅旗。在多爾袞之前正白旗不是“上三旗”,皇太極親領的是正黃旗、xhq和zlq。

    正黃旗雖然是皇族,但旗民大多數是包衣,地位遠不如xhq,瓜爾佳氏鰲拜便是xhq人。

    不論是福臨還是弘曆,都是年幼登基,實權其實都掌握在輔政大臣的手裡。順治元年頒佈的剃髮令實際上是攝政王多爾袞下令的,當時清廷剛入關不久,考慮到時機未到,執行了一段時間後就暫停了。

    到了第二年,多爾袞再次下令,京城內限十日,直隸幾各省地方以發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在剃髮令頒佈的同時還有易服令,實在不願意遵守這個法令的人遁入空門,比如當道士,他們留有髮髻,又或者當和尚,頭髮全剃了,總比留著“金錢鼠尾”好看。

    叫魂案中,弘曆擔心的是僧道中藏有謀反的人,尼克所收到的紙條上寫的是“滿族人投機取巧,佔我中原,此仇不報,愧對列祖列宗”。

    在傳教過程中,利瑪竇發現了中國人祭祀孔子和祭祖的習俗,他活著的時候只要不違反教義,不摻入氣球、崇拜等成分並不干涉,他死之後意大利人龍華敏接替了他的職務,對於“利瑪竇規則”他早就反對了。

    羅馬教廷對此事也產生了分歧,多次產生了允許、不允許的轉變,後來朝廷乾脆限制了傳教士的行動自由,到了康熙、雍正時期甚至採取了反制措施,不僅禁止天主教傳教,還把一部分傳教士趕到了南京。

    這下好了,“免得多事”,欽此。

    不需要談論祖宗對中國人的重要性,只需要記得“數典忘祖”是句罵人的話就行了。

    那張紙條有很強的煽動力,更關鍵的是它是印刷字體,也就是說會看到這個紙條不只是尼克一個人,具體有多少人看見不得而知。

    提督馬上要卸任了,他在廣州留下了好官聲,然而一旦發生了叛亂,他就要和其他“戴罪立功”的旗人一樣上前線打仗了,這對於一個道教信徒來說簡直是個噩耗。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儒家思想,慈悲為懷是佛教思想,道教是順應的平衡,比如兔子多了,破壞草場,那麼適量殺一些兔子是順應天理的,但濫殺卻是禁止的。

    天地萬物都有“好生惡死”的本能,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就好比被上帝和魔鬼當賭注的約伯,他所有的孩子都死了,上帝讓他又生了幾個孩子,這樣就算彌補他的損失了,在上帝眼裡這些後生的孩子和先前死的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