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 winter king(三)

“蠟”在這裡不是蠟燭,雖然波莫納也沒弄明白,“蠟”怎麼代表索取的意思。

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說,古代的君子,只要使用了就要報答。“犧牲”迎來了貓神,因為貓吃了田鼠;迎來了虎神,因為虎吃掉了野豬。

犧牲自己做了,為世人也就做了,這就表現了“仁至義盡”。

其實吃“自死”之獸的不是麒麟,而是騶吾,那也是一種仁獸,結果被人捆上了鎖鏈,在馬戲團裡表演。

還有“麒麟”也被殺掉了一隻,於是她想起了《封神演義》裡的一句話:

以仁易暴,以有道伐無道。

《尚書·湯誓》裡,商湯伐紂之前當眾發佈過一道動員令,大概意思是說“非我小子幹做叛亂,而夏王多罪,天命殛之。”

麒麟不忍心踐踏萬物是一種“仁”,滅了為害世間的東西也是一種“仁”,在《埃涅阿斯記》中,赫拉克勒斯消滅了“惡人”,人們不是當成慶典來慶賀麼?

拿破崙的動員令不像商湯那麼有大義,不論他是英雄也好,暴君也罷,都是個人物。

魯哀公也得到過麒麟,不過是在狩獵的途中獵殺的,孔子看到了後痛哭流淚,並停筆不再寫《春秋》了。

荀子也寫過有關魯哀公和孔子對話,魯哀公說: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哀也。

她估計這不是魯哀公自己說的,誰會那麼說自己呢?

而這個不知“哀”的魯國國君諡號卻是“哀”。

那篇“一手橄欖枝,一手勝利劍”的公告不只讓馬丁先生覺得“奇貨可居”,她也很喜歡。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意思就是說,不擔心沒有地位,而憂慮沒有立命的東西。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這句話挺費解的,前半句大概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要拿。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放在東方的語境可能是有脫身的辦法,如果是不正當的,也不違離。

但西方中世紀,“守貧”是一種美德,按照《和平的守衛者》說的,神法在此世無法強制任何人,可有一些規則,是人們為了彼世狀態制定的,於是神法對違反之人有了強制約束力。

另外就是那個違背了腓特烈大帝命令的德國貴族,他拒絕為了復仇而搶劫。

本來他可以發財,卻債臺高築而死,如果他為了國王的寵愛,通過“譁眾取寵”這類不正當的方式“德薄而位尊”呢?

奧古斯都已經有一個和平祭壇了,她不打算沒創意地仿造一個。赫拉克勒斯是人們獻祭後虔誠祈禱得到的,她估計羅馬萬神殿不會照著她所想得那麼改,那她就建一個新的,就模仿當時埃涅阿斯聽故事的場景。

等打完了仗,要是還能有結餘,她就把錢還一點給皮埃蒙特人。

雖然她知道這是痴心妄想,就像她借給繆拉的20萬法郎,估計也要“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