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得勝 晉江首發

張鶴齡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每天都無所事事, 除了窩在驛館裡當宅男,就是出門逛逛集市吃吃喝喝玩玩鬧鬧,把一個貴族紈絝子弟演繹的淋漓致盡。




但是這些表象也不過是他演出來的罷了, 其實私底下的動作卻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他先聯合朱暉和苗逵,將大軍之中的幾個勢力細細篩查了一遍, 確信幾個將軍都確實可靠,然後又把一些看起來有異常的人,慢慢調離要害部門, 首先是確定了自家陣營的純潔性。




至於蒙古那邊的消息,一開始的時候很久都沒有什麼動靜, 一直等到一個月之後, 才慢慢傳來了一些消息。




原來之前那位火篩小王子經歷過之前的大敗之後, 就回到了自己的駐地休養生息,只是他們還是不會就這麼輕易放棄劫掠, 因為他是新遷入河套地區的,原本就沒什麼糧草積累, 再加上如今部族中也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他不搶不行。




要是不來搶劫,可能他連他手底下的人都壓不住。




因此那人傳來的消息說,如今部族中正在徵召戰馬和騎士, 彷彿是要再去劫掠。




張鶴齡急忙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暉, 朱暉一聽說也繃緊了心神, 立刻道:“還要請他探查一下, 這幫人到底會出兵何地。”




張鶴齡自然也明白緊要之處,立刻讓人又給那邊傳信。




就這麼一來一回。




等到眼看到了秋季糧食豐收的季節,終於又有消息傳來,火篩集結了軍隊, 朝著固原方向出發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進攻固原鎮。




張鶴齡一聽這個消息,立刻就把消息稟報了上去,而朱暉聽到這個消息也有些驚詫,上次這幫人才在固原吃了虧,如今竟然又要前往固原劫掠嗎?




不過如今這個消息,已經是細作能打聽出來的極限了,他們能接觸到的,也只是中下層的階級,想要接觸那些上層大貴族現在還是有些困難。




朱暉思索片刻,終於道:“此事我知道了,勞煩壽寧侯為此事費心了。”




張鶴齡也連道客氣,兩人寒暄幾句,張鶴齡便離開了。




張鶴齡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準確的,操控這些細作,他可以,但是讓他參與軍事,他還差得遠。




所以他索性也就不管這些亂七八糟的,還是相信保國公的專業能力吧。




上次救援固原獲得勝利,朝廷賜下了一堆封賞,張鶴齡也受了賞,受了雙俸,這在外戚勳貴中也算是頭一遭了。




他都如此,更不必提主要立下大功的保國公了,連帶他手底下的將士,上次一共竟是有兩萬多人受賞,一時間大家的積極性暴漲,都摩拳擦掌的等著立功呢。




也是因此,所以對於這次的作戰計劃,朱暉也是越發重視,他很快就請了監軍苗逵前去商議。




至於張鶴齡這邊,他一回到驛館,就急忙給商隊那邊去了信,讓他們趕緊離開河套地區,迴轉寧夏鎮。




他可不想因為這次的征伐,導致自己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情報網絡就這麼損失掉。




朱暉那邊開始緊鑼密鼓的制定計劃訓練士卒,幾位將軍看到大將軍突然加強了訓練,心中也不免各有猜測,只是朱暉經過上次一戰,威望甚高,這些人也不敢輕易去問,只能也聽從朱暉調遣,加強了平日裡的訓練工作。




直到朱暉終於制定好了這次的征伐戰略,他才終於在某一日召集了五萬精銳兵馬,在某一日晚上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寧夏鎮。




張鶴齡後來拜訪苗逵的時候,聽苗逵說,大將軍這次是前往固原鎮的必經之地設伏了。




看起來他還是聽從了張鶴齡這邊獲得的消息。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動作,因為這個消息其實也算不得準確,但是朱暉還是相信了他。




當然了,在這之前,朱暉也已經曉傳九邊,讓各鎮加強軍事防備。




不過他的這個動作也不算稀奇,畢竟如今正值秋收,蒙古人最喜歡這個時候來漢家之地打草谷,這都已經形成一種軍事習慣了,九邊守將自然也對此早有預料。




朱暉這一次強調,也不過是老生常談。




只是之前的事情還算正常,但是大將軍突然大半晚上的離開了寧夏鎮,就難免引起一些閒言碎語。




而朱暉這次離開,不僅帶走了明軍的五萬精銳,還帶走了五個將軍中的三個,只給寧夏鎮留下了兩個將軍,還有十來萬的非精銳士兵。




當然了,這十來萬人雖然不是精銳但是守一座城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這些沒有被帶走的將軍們就會難免疑惑,大將軍這是要幹什麼?




如今的寧夏鎮,地位最高的就是監軍苗逵,而苗逵也不愧多次跟隨朱暉出戰,對朱暉手底下這些人還是有一些掌控力的,他很快就穩住了局面,告訴這些人,大將軍害怕蒙古人趁機劫掠,因此領了五萬人去巡邊了。




於此同時他還加強了整個寧夏鎮的城防,進出盤查都變得十分嚴格。




苗逵的這個藉口乍一聽好像很正常,但是仔細想想,還是漏洞百出,比如大將軍就算是想要去巡邊,又何必大晚上的出發呢,而且還帶走了所有精銳。




只是所有人現在都不敢多說話了,畢竟他們再蠢,此事也隱隱察覺到,這次的事情有些不大對頭。




**




城中的將軍們都心存不安,但是最底層的將士們卻都情緒穩定,畢竟對他們來說,大將軍幹了什麼和他們都關係不大,能安安穩穩的當差就行。




至於此時的張鶴齡,雖然身處安全的寧夏鎮中,心中卻也不免生出一絲畏懼來,要是這回蒙古人進攻的不是固原,那這次出兵豈不是白費功夫,而且還有可能貽誤戰機,如此罪過自己能承擔得起嗎?




他心中有惶恐也有激動,每日裡食不下咽,只等著那固原那邊能有好消息傳來。




就這麼等了七八天,這一日他正好在酒樓裡吃午飯,剛吃了一半,外頭突然傳來一陣馬蹄之聲,而且是飛速從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