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得勝 晉江首發





張鶴齡聽到這動靜心中咯噔一下,急忙探出頭去看。




他可知道,在九鎮之中,只有軍報傳來才能在鬧市之中疾馳飛馬。




果然,他一眼就看到一個身著軍裝騎著高頭大馬的男子飛馳而來,他面上風塵僕僕,後背還揹著一個盒子。




張鶴齡立刻明白,只怕是固原那邊的軍報來了,畢竟這麼一段時間以來,也就只有大將軍親帥軍中精銳前往固原設伏,其他地方都沒有什麼動靜。




但是張鶴齡心中還是害怕,會不會是蒙古人襲擊了其他邊鎮,想到這一點,他真的是急的飯都吃不下去了,趕緊讓人結了賬,讓後急速前往總兵府。




這次跟著他一起出來的侍衛們不知道他為何這般著急,但是看著他是看到軍報傳來才要去總兵府,心中也不免生出些許不安。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這些侍衛們也是看明白了,這位壽寧侯根本就不是什麼酒色紈絝之人,而是彷彿與人謀劃著什麼,只是他們在離京之前曾得到皇帝的命令,讓他們一切都聽從壽寧侯指揮,因此他們才不敢多發一言。




而現在,彷彿就是壽寧侯所謀劃之事的終結了。




一時間幾個侍衛都有些激動起來。




**




張鶴齡匆匆來到總兵府,等進了總兵府大門,還沒進入正堂,就聽到裡頭傳來大笑之聲,而發出笑聲之人正是苗逵。




張鶴齡心下頓時一鬆,面上也不免路出一絲笑意,難道是伏擊之事成了嗎?




他一時半刻也等不得了,急忙三步並作兩步進入正堂。




一進去果然看到苗逵滿臉欣喜的正看著戰報,見著張鶴齡進來,他更是兩三步走上前來,拉住了張鶴齡的手:“侯爺,大喜啊!”




張鶴齡此時只覺得腦子一片空白,他手有些顫抖的接過軍報,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上面的字,他的心才終於落回了肚子裡。




大將軍朱暉於固原鎮必經之路上設伏,蒙古人果然落入了包圍圈之中,兩軍交戰,蒙古人猝不及防,被明軍殺得大敗虧輸,最後狼狽而逃。




而朱暉則是率領士兵連追百十餘里,殺滅兩千餘人,俘獲輜重俘虜無數。




張鶴齡看完之後,激動的心潮澎湃:“大將軍神勇無敵,真是國朝幸事啊!”




苗逵也是高興的不行,想當初大將軍與他商議此事時,他還有些不敢信這個消息,倒不是不信壽寧侯的消息來源,而是這個消息未免太過含糊,只說蒙古人朝著固原方向去了,要是萬一蒙古人只是掩人耳目,其實是往榆林鎮或是其他鎮而去呢?




但是朱暉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否定這個結論,而是先派人去各鎮轉了一圈,打探了一下各鎮的情況,然後最終確定,就去固原鎮設伏。




如今果然大勝,苗逵激動的手都有點抖了,他跟隨大將軍出征這麼多次,還是第一次獲得這樣的大勝。




兩人激動過後,又很快平定了心緒,商議了一下日後該如何行事,首先自然是要往京城報喜,與此同時還要防備蒙古人報復。




不過這後一種情況就不是張鶴齡能摻和的事兒了,因此他只是簡略說了幾句,就從總兵府裡出來了。




他出來之時,正好碰見剩下兩位將軍過來,幾人迎了個照面,互相拱了拱手打了個招呼,便也分別了,張鶴齡忙著回去給皇帝寫奏章,說一說目前的情況。




而這幾位將軍也是過來詢問今日軍報的事情。




只是有一位將軍看著張鶴齡離開的背影,不由蹙了蹙眉,心道,這位壽寧侯與大將軍之間果真是不和嗎?怎麼如今看著,倒不是這麼回事呢。




**




張鶴齡一回到驛館就開始給皇帝寫信,他將這次的伏擊從頭到尾,只要自己知道的,都不帶一絲感情的從頭到尾寫了一遍,甚至連當時他和朱暉還有苗逵的對話都一字不落的寫了進去。




寫完之後,他又在結尾處給這次參與傳遞消息的人請功,同時也請求自己能回到北京,手中的細作,請求上交朝廷。




張鶴齡一直將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他是外戚,他可以胡作非為醉生夢死,也可以幫著皇帝掙倆小錢,但是決不能摻和進軍隊裡頭。




這次的細作之事,一開始只是個偏策,大家打的主意都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因此才會放心交給他來處理。




但是現在,他的這個偏策真的打中了最繁盛的棗子,那就不是他一個小小外戚能掌控的了。




他最好的結局就是識相點趕緊將東西交出來,否則只怕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不過他也相信,如此有力的關係網絡,皇帝就算收回去了,也絕對不會掉以輕心,而是會重點經營,這個關係網,他很有可能會交給太監來經營。




張鶴齡一口氣寫完密信,讓人八百里加急送回北京。




看著外頭蕭瑟的天氣,張鶴齡覺得,今年過年之前,他應該就能回去了。




**




事情最後的發展也果然如同張鶴齡預料的一樣,他呈上去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批覆。




皇帝對他此次的行為大加讚賞,金銀財寶賞賜無數,官職更是直接從光祿寺少卿提拔為光祿寺卿,加封太子太傅。




同時也同意了他回京的請求,但是卻並沒有第一時間應下將他手中的細作網絡收回,而是讓他回京再議。




張鶴齡心裡覺得可能是京城那邊有了什麼爭執,因此也不多言,只讓人收拾好東西,然後他親自前往總兵府告辭。




他去的時候,大將軍正好閒著,立刻就召見了他。




張鶴齡進去之時,發現大將軍和監軍苗逵都在,兩人見著他進來,面上都笑意吟吟。




“參軍來了。”朱暉笑著道。




張鶴齡拱了拱手:“下官剛剛受到了皇上的旨意,前來和大將軍辭行。”




朱暉和苗逵對視一眼,其實他們兩人對於此事也早有所料,尤其今日傳旨之人到來,他們心中就越發清楚了,這位壽寧侯只怕是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