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 作品

第135章 白糖問世


                 當時顧田相當反對,因為糖汁成晶不易,歷時長達一年半,一旦失敗,就會和遂寧當年的霜糖戶一樣,直接破產。

  但趙與芮請他放心,因為他要採用新的製糖術,成功率高,時間短,絕對血賺。

  當天周來和陳峰在大鵬山島上安置了一會糖戶,然後跟著顧田一起去了金塘島,不一會兒,趙與芮帶著牛寶也來了。

  金塘島這邊已經大大興土木,一面有工匠和農戶在蓋房子,一面在耕田種甘蔗。

  現在種甘蔗的時間其實已經有點晚,但沒辦法,趙與芮按步就班到現在,才有空組織農戶種甘蔗。

  顧田等人先拜見了趙與芮,再帶他看種植現場。

  趙與芮一邊看農戶做事,顧田一面向他解釋。

  先把甘蔗去根去梢,埋在土裡(切忌埋在低窪積水的土裡)。在“雨水”節氣(約二三月份)的前五、六天,天氣轉晴時將蔗從土裡挖出,去外殼,砍成五、六寸長,每段保留兩個節。在地上排好,覆蓋少量的土,令其如魚鱗般頭尾相疊。每段蔗上的兩個芽要平放,不能上下錯開,不然向下的牙就很難萌發。芽長到一兩寸長時,需要經常澆灑清糞水;長到六、七寸長時,就挖出來分栽。

  栽種甘蔗時要分畦,每畦需寬四尺,挖深四寸的溝,在溝內栽種。大約每七尺種三棵,蓋約一寸厚的土,若土太厚就會發芽減少。待每棵長出三到七個芽時,逐漸培土,每逢中耕除草時都要培土。培土逐漸加厚,蔗稈加高而根莖縱深,可防甘蔗倒塌。中耕除草要及時,不要怕麻煩,澆糞的多少要視土地肥沃程度而定。長到一、二尺高時,將芝麻枯餅、油菜籽枯泡水澆肥,肥料要灑田行裡。長到二、三尺高時,須靠牛在蔗田行內耕作。每半月犁一次地:一次用來翻土並犁斷旁生的根;一次用來掩土培根。九月初時要培土護根,防止砍斷後的蔗根被凍壞。

  “咱們今年種晚了點,但影響不大,反正現在可種的田還少,為明年準備吧。”顧田最後道。

  今年主要的目的是深耕翻田,明年可以擴種。

  趙與芮看完後點點頭:“走,去看看製糖。”

  顧田也是一臉期盼。

  南宋的霜糖(冰糖)從種甘蔗到結晶要一年多,時間跨度長,還會失敗,所以顧田才反對魏王收購糖汁,現在魏王說有新辦法,他也很期待,更有點不相信。

  此時南宋製糖大都運用高番脫水的方法使蔗糖凝固,該方法的缺點在於無法除去蔗糖中的酸素,糖也很難凝固,弄不好蔗糖會在高溫下碳化,那就失敗了。

  原時空要到元朝攻下福建後,由埃及人傳授樹灰術才改良。

  趙與芮剛來南宋時想賺錢不知道自己會做什麼,好在看到了南宋的糖,終於想到了做什麼。

  明穿小說看的多也有好處啊,各種製糖術制火藥甚至造炮術都有。

  前世看起點小說,絕大部份造炮弄火藥弄糖都是在明朝,這也為趙與芮積累了些知識。

  眾人很快來到島的東邊,東邊的山比較高,有效阻隔了海上的颱風,使得山包圍的中間溫度比較高,更適合製糖和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