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不進 作品

第53章 第 53 章

 潘二舅娘順著她的視線轉過頭:“不是縣城裡的活,我那個在部隊裡當兵的外甥你曉得的吧,他不是退伍了麼,帶了個京市來的醫生朋友到他們村開了間衛生所。”

 潘中菊是從前進村嫁出去的,她兒子進部隊當兵這種大事,前進村的人自然有所耳聞。婦人拔高了音調:“你外甥退伍了?京市來的醫生在他們農村開了衛生所?”

 前者叫人意外,後者叫人震驚,困山村那麼偏那麼窮的一個村,竟然有衛生所了!

 婦人連連追問,但潘二舅娘也只是聽潘二舅他們提了一嘴,具體的內容並不清楚,她大概講了講,慢慢換了話題。

 今天的衛生所沒什麼人,褚歸將衛生所打掃了一遍,前兩日村裡人扎堆地來,把他忙得腳不沾地。石板地面全是灰,病床上鋪的藏青床單蹭了泥,天天下地的人,哪有身上一塵不染的,況且村裡人的衛生習慣本來就十分缺乏,能在上衛生所前洗把臉,已是對褚歸莫大的尊重。

 換下的床單和枕巾用滾燙的熱水浸泡,土棉布耐高溫,熱水泡半個小時,賀岱嶽抹上肥皂唰唰搓洗乾淨,擰上一圈,床單的水便脫了個七七八八。

 褚歸在衛生所旁邊搭了個晾衣架,六根一人高的柱子綁成兩個三角固定,中間搭上一根長長的竹竿,專門晾曬衛生所的東西。

 晾完床單,褚歸翻了翻簸箕裡的艾草葉,近幾日的天氣時陰時晴的,艾草葉幹得慢。村民們在山上採的菌子全改成了火烘的模式,山裡的人家一年到頭不缺柴火,只是會稍微麻煩些。

 “楊二哥他們來了。”賀岱嶽望著村口的方向,眼底倒映著幾個小小的人影,褚歸墊腳遠眺:“你看清他們的臉了?”

 “沒看清,他們抬了東西。”賀岱嶽老實道,隔著幾百米,他又不是千里眼,怎麼可能看得清。

 “你嚇我一跳。”褚歸落下腳後跟,斜了賀岱嶽一眼,他差點以為自己患了能近怯遠症。

 困山村七點半左右天黑,時候尚早,褚歸會點上煤油燈看會兒醫書或者寫寫信,賀岱嶽則做康復訓練,到十點兩人一起吹燈睡覺。一盞煤油燈的亮度著實暗了些,褚歸經常看得眼睛發酸,直到昨天晚上點了兩盞煤油燈才舒服了許多。

 直線幾百米的距離歪歪繞繞走了十來分鐘,楊朗卸下肩頭的棍子,抬手胡亂抹了兩把臉上的汗,端起賀岱嶽倒的涼茶大口飲盡。

 “哎,渴死我了!”楊朗暢快吐氣,潘二舅用料捨得,板材寬度有兩三指厚,特別沉。

 “我給你們買了點肉。”潘二舅一大早上公社豬肉鋪買了一根豬前腿,讓賀岱嶽燉湯喝,吃哪補哪。

 剁成小塊的豬腳包裹在油紙中,上面繫了根草繩,天熱,鮮肉存不住,賀岱嶽接過豬腳進了廚房,一半洗淨焯水,一半用鹽醃了。

 潘二舅喝完茶便開始幹活,他幹活時不愛說話,全程悶著腦袋,褚歸幫他打下手。藥櫃的木料是潘二舅存了三年的香樟木,防蟲耐腐,細細打磨過的木料摸著分外平滑,難怪十里八鄉的人樂意排著隊找潘家舅舅做傢俱。

 賀岱嶽把豬腳燉上後過來幫忙,和褚歸將事先寫好的藥材名沾上漿糊貼到抽屜上。裝完框架,潘二舅放上抽屜:“好了。”

 一個個小抽屜嚴絲合縫地嵌進了推拉槽,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藥櫃上的線條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排列垂直相交。藥櫃略高於褚歸,頂層與底層各有兩個大抽屜,中間七層每層七個小抽屜,小抽屜內均分三格,存放不同的中藥材,總體的容量對褚歸目前而言綽綽有餘。

 “二舅的手藝真好。”褚歸的誇讚讓潘二叔露出了笑意,他謙虛地表示自己做得一般,沒公社衛生所的漂亮。

 潘二舅第一次做藥櫃,為了弄清楚藥櫃的內部結構,他專門跑了趟衛生所,厚著臉皮求醫生讓他近距離看看。

 公社衛生所的藥櫃是以前的藥房傳下來的,刷了棗紅色的清漆,抽屜中央釘著銅製的抽拉環,漂亮是漂亮,但相對而言潘二舅他們能在一週內做到此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潘二舅接著裝好了櫃檯,櫃檯與藥櫃間隔約八十公分,褚歸轉身做抓藥的動作,空間正合適。

 “二舅,你帶多的釘子了嗎?”趁著潘二舅有順手的工具,禇歸想把衛生所的門牌釘上。

 “帶了。”潘二舅抓了一把釘子,長長短短的,“夠麼?”

 禇歸拎上鐵錘,在潘二舅手裡挑了幾根長釘,賀岱嶽見狀撈起立在窗邊的門牌,隨他走到門口:“釘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