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98章 績效考核

 第198章 績效考核 

 各朝的統治者希望可以從張居正改革中得到一些啟發,看看是否可以運用到自己的朝代。 

 畢竟按照主播所說,張居正是和商鞅、王安石並列的中國古代三大改革家。 

 能夠得到這麼顯赫的稱號,足可見張居正改革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張居正的一些改革措施肯定非同凡響,能夠讓他們也獲益匪淺。 

 尤其是對那些懷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來說,張居正改革對他們而言,具有極大的借鑑意義。 

 李世民:主播,可以詳細講一下張居正改革的具體內容嗎? 

 “太宗陛下都這麼說了,主播自然是沒有問題。” 

 “張居正改革的領域有三個,分別是政治方面、軍事方面、經濟方面,主播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政治方面的舉措。” 

 “張居正在政治方面的舉措有五點,一是加強皇權,二是節制權貴,三是裁革驛站,四是整肅吏治,五是任用人才。” 

 “加強皇權方面,張居正鑑於嘉靖、隆慶兩朝皇帝怠政而引發的禮制混亂的情況,於萬曆二年皇帝接見官員之際安排以大禮覲見,效仿明朝先祖在會極門午朝的禮儀。” 

 “張居正令禮部事先擬定程序,預先進行演習,力圖重振威儀雄風,以解決大臣們朝參的禮儀程式混亂無序、言行舉止隨意的毛病。” 

 “在他主政期間,始終把君臣禮儀作為樹立君威的重要手段。” 

 “同時張居正提出一號令的政策,其核心要義是由至高無上的君主對朝廷的各種方案和議論作出最終的裁決。” 

 “國家事務由皇帝一人獨斷乾綱,從根本上消除各種風言風語,以此加強統一執法的力度,增強朝廷詔令的權威。” 

 趙禎:這個張居正是一個忠臣,對皇帝忠心耿耿,專門制定政策加強皇權,讓皇帝的權威得以大增,真是令朕羨慕啊! 

 看到張居正所做的,在一想到自己的朝臣,他就不禁感慨萬分。 

 同樣是臣子,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不像他的臣子,動不動就搬出太祖的祖訓,高呼天子要與士大夫共天下。 

 他身為一個皇帝,卻要時常受制於臣子。 

 對臣子是打不得,罵不得,更是殺不得,經常令他感到鬱悶。 

 再看看大明首輔張居正,都已經是大權獨攬的宰相了,不想著架空皇權,卻要費盡心力的加強皇權。 

 這樣的忠臣是他夢寐以求的,恨不得把張居正弄過來當他的宰相。 

 “節制權貴方面,明朝中期權貴貪贓枉法的例子數不勝數,許多積案常年無人敢於觸及,張居正主政期間採取措施節制權貴。” 

 “開國功臣沐英之後雲南黔國公沐朝弼在雲南作惡多端,嘉靖皇帝寬大處理將其免官,改由他的兒子沐昌祚繼承爵位。” 

 “但沐朝弼表示揚言要殺地方官並勾結番人為害鄉里,張居正將沐朝弼逮捕並意圖將其處死。” 

 “考慮到沐氏祖先三代的大功和雲南土司的安定,而將其終身囚禁。” 

 “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伯李偉要求朝廷供給他自造陵墓的銀兩,張居正認為只能參照世宗給外公蔣輪二萬兩的舊例。” 

 “萬曆初年宦官馮保的侄兒馮邦寧在酒肆鬧事犯法,張居正不顧和馮保的關係而革除馮邦寧的職務,杖打四十大板。” 

 “同時待罪一年,並囑告馮保嚴格家教。” 

 “再如,張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撫,決定壓一壓他們的氣焰。” 

 “只要他們有一件事稍不妥,馬上加以責罵,又責令他們的上司加以考查。” 

 “又如,當時天下不太平已經很久了,盜賊群起,甚至搶劫官府庫房,地方政府常常隱瞞這類事情不上報。” 

 “張居正下令如有隱匿不報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職。” 

 “地方官再不敢掩飾真情,抓到強盜,當即斬首處決,並追捕他們的家屬,盜賊因此衰敗。” 

 “張居正用這種嚴明的法紀昭示天下,通過打擊豪強大族,使得萬曆初年內閣悉數掌握宮中、府中的事務,並使內臣宦官都聽命於外廷。” 

 沐英:我愧對太祖陛下對我沐家的恩德,不曾想後代出了一個不肖子孫。 

 沐朝弼:主播怎麼拿我出來做反面例子,這讓我以後還怎麼見人啊? 

 李太后:在這點上,哀家是支持張居正的,現在朝廷本就沒有多少錢,能拿出二萬兩給哀家的父親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馮保:做錯了事就要受罰,不能因為是我的侄子就網開一面。 

 張居正:老夫剛剛推行改革沒有多久,正好需要拿一些權貴立威,這些違法亂紀的權貴正好送上門來了。 

 想要強勢推行改革,就要讓其他大臣看到他的決心,不敢陽奉陰違。 

 這個時候就需要殺雞儆猴,為他推行改革鋪路。 

 通過打擊這些違法亂紀的權貴,一方面是還百姓一個公道,另一方面就是震懾其他官員。 

 效果也正如他所料,出奇的好。 

 通過一系列打擊權貴的行動,內閣的權威大增,推動改革的進程也更順利。 

 “裁革驛站方面,驛站是由朝廷設立,為官員和民眾生活提供服務的重要工具。” 

 “但官員免費享用,惡意敲詐勒索並從中漁利,隨意攤派差役等不良行徑致使百姓生活遭受嚴重影響。” 

 “萬曆三年,朝廷頒佈裁革驛遞的通令。” 

 “張居正從限制官員乘驛站的特權入手,規定非軍國大事,一概不準領取通行的印信。” 

 “各衙門公文不得差人用驛,公文傳送交由急驛鋪專辦,從而最大限度地減省驛差。” 

 “大力削減驛站的供應,同時撤銷或合併部分驛站。” 

 “嚴加整頓,杜絕弄虛作假,在公差勘合中如實填報驛站官員的職位姓名,勘合用畢後及時上繳。” 

 “地方官填寫供應項目和數量,驛傳的起點和目的地,並加蓋印章。” 

 “由使用人核對,簽註核對正確,由主事部門進行查核,有違例者點名上奏。” 

 “張居正通過削減官員免費乘驛站的特權,來約束他們的行徑,為之後的整肅官場吏治打下基礎。” 

 李自成:大明朝廷都是什麼毛病,動不動就拿驛站開刀。 

 他算是發現了,前有張居正裁撤驛站,今有崇禎下令撤掉驛站,只要一改革,驛站必定首當其衝。 

 要不是崇禎皇帝撤掉驛站,逼得他沒有活路,他也不至於造反。 

 張居正:這一次的驛站革新可以把對講機利用上,讓信息的傳遞效率更高。 

 驛站原本是為官員和百姓服務的,用來傳遞信息,或是作為歇腳的地方最適合不過。 

 可全國各地的官員只要一使用驛站,就完全不管不顧,鋪張浪費,一點也不知道心疼,造成朝廷極大的損失。 

 通過這次的驛站革新,一來是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開支,二來是為了規範各地官員的行為,以便為改革掃清障礙。 

 而且對講機鋪設的通信網,必然可以極大的促進全國各地的信息交流。 

 如此一來,他也可以第一時間得知全國各地改革舉措實施的情況。 

 要是有什麼不合時宜的地方,他也可以及時調整。 

 “整肅吏治方面,整頓吏治既是改革本身的一個重要內容,又是關係到整個變法革新能否啟動並取得成功的前提。” 

 “提高行政效率、朝令夕行,也是整頓吏治的重要內容。” 

 “張居正認為當時朝野存在結黨營私、翫忽職守、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惡劣弊病,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明。” 

 “萬曆元年六月,為了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績制度,張居正上《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詳細規定公文處理的過程並實行考成法,也就是我們後世公務員一直延用的績效考核。” 

 “考成法,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發文簿,分別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備註、交內閣查考。” 

 “按月對官員的政績進行考成,每年進行總結。” 

 “吏部通過詢事考言,以言核事,以事核效,評定官吏的勤奮懶惰,以此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和官員的執政能力。” 

 “明初定製,六部和六科均繞過內閣直接向皇帝負責。” 

 “張居正行考成法,加強了內閣事權,由內閣通過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撫按則聽命於六部。” 

 “最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機構都由內閣控制,從而加強中央集權,使內閣成為變法的中樞。” 

 “同時張居正在考察中充分發揮監察機構的作用,規定京官與地方官分別以三年、六年考滿。” 

 “稱職者提升,平常者復職,不稱職者罷免。” 

 “知府、知縣六年一遷,遇到不合適的官員,或官員不適合當地的,都要根據情況替換。” 

 “各地大員如布政使、按察使三年一遷,中央科道部曹六年一遷。” 

 “從內閣——六科——六部——督察地方官員,層層督察,從而形成一個從內閣到地方官逐級督察的嚴密考核考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