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98章 績效考核

 “同時促進蒙漢兩族社會經濟的發展,以此使得大明王朝的政治和財政危機得以解救。” 

 “保障邊界安定的同時,軍事改革也保障了改革的整體環境。” 

 “在改變邊防廢弛、邊患日深狀況的基礎上,軍事改革措施成為社會改革的突破口,為後來萬曆年間的政治和經濟方面改革奠定了基礎,也積累了經驗。” 

 “萬曆初年,張居正為首輔,更加強了軍務守備的工作。” 

 “一方面,他督促邊境官員,務必使邊防軍事落之實處,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知人善任,大膽任用堪當一面的將領全權處理邊防事務。” 

 “在張居正執政以及其後的二三十年間,北邊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 

 李世民:這個張居正確實是個大才,能讓邊境二三十年沒有發生戰爭,足以說明張居正在軍事方面的改革極為成功。如此優秀的人才,不是朕的臣子,是我大唐萬千臣民的損失。 

 張居正在軍事上面一系列的改革,讓他極為驚歎的同時,也大感可惜這樣的人才不能為他所用。 

 他深深的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天下人都知道他最喜歡人才,尤其是像張居正這樣絕頂優秀的人才。 

 要是張居正可以來他們大唐,他都不敢想象大唐會發展到何等高度,肯定可以遠超原先歷史中的盛世大唐。 

 此時此刻,他真希望主播可以把張居正傳送到他的大唐。 

 他記得很清楚,張居正死後的結局很悲慘,好像是被萬曆皇帝挖墳掘屍了。 

 既然萬曆皇帝不珍惜人才,他倒是很樂意接納張居正這樣優秀的大才。 

 只是有些可惜,他也知道主播做不到這一點。 

 “前面的政治改革和軍事改革只是其次,張居正改革最重要的就是經濟改革。” 

 “張居正之所以改革,主要也是為了解決財政問題,所以經濟改革是重中之重。” 

 “張居正在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有三點,分別是清查土地,興修水利,一條鞭法。” 

 “首先就是清查土地,嘉靖時期,邊疆軍費消耗巨大,地主階級又奢侈浪費,造成明朝多年來財政入不敷出、國庫空虛的局面。” 

 “張居正在整頓財政方面,大力貫徹量入為出、節省開支的原則,對緩解財政危機有一定作用。” 

 “但是節流只是一種補救措施,要從根本上解決國家的財政危機,還要開源。” 

 “萬曆五年,張居正在政治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情況下,將改革的重點轉移到經濟領域。” 

 “萬曆六年,張居正命令由戶部尚書張學顏親自主持重新丈量全國田畝,清丈各府州縣所有的莊田、民田、職田、屯田、蕩地、牧地等一切生產用地。” 

 “並按照實際田畝分上、中、下三等納稅,對於欺騙隱瞞的官員從嚴懲辦。” 

 “農民既為逃避賦稅而投獻,就由受獻者承擔賦稅,清丈查出隱佔的土地一律補交稅款。” 

 “在萬曆六年,下令在全國進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稅的田產。” 

 “到萬曆八年,統計全國查實徵糧土地達七百萬頃,比弘治時期增加了近三百萬頃,致使朝廷的賦稅大大增加。” 

 “萬曆九年,張居正又規定只要是功臣之家,除去賞賜公田以外的田土盡數報官,與庶民一樣納糧。” 

 各朝古人聞言,無不暗自震驚,嘖嘖稱奇。 

 清丈土地的政策實施下去,居然清查出了三百萬頃的增加土地。 

 如此龐大的數字,令各朝的統治者心思活躍起來。 

 他們的朝代有地主階級隱瞞土地,這個他們是知道的。 

 他們之所以沒有理會這事,是有自己的考慮。 

 一來想著隱瞞的土地也不多,增加不了多少賦稅。 

 二來則是清查隱瞞的土地,必然會引得地主階級反對。 

 所以這事也就沒當回事,不了了之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可如今聽到張居正清丈土地查出來三百萬頃的隱瞞土地,這就讓他們不淡定了,一個個若有所思。 

 如今看來,他們小看了地主階級隱瞞的土地,很有可能也有幾百萬頃。 

 要是數量如此龐大的話,那他們就不能坐視不管了。 

 這一刻,已經有不少各朝的皇帝在思考著清丈土地的政策,想著在自己朝代也實施一下。 

 各朝的老百姓大罵這些黑心的地主階級,隱瞞這麼多土地。 

 他們非常清楚,地主階級隱瞞土地,最終朝廷就會加重老百姓的賦稅負擔。 

 他們希望當今皇上也可以下令在全國清查土地,這樣一來,也可以減輕他們老百姓的賦稅重擔。 

 “張居正在調整經濟政策的同時,還把興修水利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工作。” 

 “明朝的財賦供應地主要在江南,南糧北運,以漕運最方便。” 

 “萬曆初年,由於黃河潰決,運道堵塞,給漕運帶來了很大困難。” 

 “雖然曾經恢復過海運,但以失敗告終,使得運河又成為必治之道。” 

 “隆慶年間漕運受阻,海運又不安全,首輔高拱主張開鑿河道代替漕運。” 

 “張居正委派工科給事中胡玉吾去山東實地勘察,發現水源不足而作罷。” 

 “由於黃河水長期氾濫,水勢分流,黃河故道泥沙沉積,尤其是入海口,水流不暢。” 

 “因此,黃河入海問題,成為最關切的問題。” 

 “張居正轉而採用築堤束水,以水衝沙的合流法以疏通河道,他委任治河專家潘季馴治理黃河。” 

 “張居正支持潘季馴摒棄傳統的分流舊方案,採取漕運與民生兼顧的治水方針。” 

 “運用以水攻沙的辦法,疏浚黃河。” 

 “三年築堤三百多里,塞決口一百三十多處。” 

 “用一年半時間,修築黃河到淮河的堤壩,有效地抑制了黃河氾濫,利用奔騰的河水,全力衝沙入海,使漕運暢通,同時還使多年的棄地復變為良田。” 

 “潘季訓的治河辦法,對其後數百年都具有深刻影響。” 

 萬曆年間,黃河周邊的老百姓對張居正無不感恩戴德。 

 他們老百姓不懂什麼大道理,只知道是張首輔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才讓以往的黃河氾濫成為過去。 

 要知道,之前黃河氾濫的時候,他們深受其害。 

 不僅農田被淹沒,就連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但好在張首輔修築提壩,疏通黃河,讓黃河不再氾濫,他們再也不用擔驚受怕。 

 除此之外,由於黃河得到治理,之前大面積荒棄的土地也變成了良田。 

 朝廷把這些良田分配給周邊的老百姓,讓不少老百姓受益。 

 因此,張首輔是他們老百姓的大恩人,讓他們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 

 他們聽說有很多人反對張首輔的改革,但不管別人反對張首輔的改革,他們作為張首輔政策的受益者,自然是大力支持張首輔的。 

 “萬曆四年,張居正先在湖廣地區試行示範一條鞭法,一年後得到多數人的稱道再推向北方。” 

 “萬曆九年,張居正開始改革徭役制度,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 

 “將賦役中的各項名目如雜泛、均徭、力差、銀差等項合為一種,將力役歸入田賦,一律按田畝核算統一徵收。” 

 “除漕糧外都可改折銀兩,以貨幣稅代替實物稅,允許被徵調的差役出銀僱人代役。” 

 “同時簡化徵收的手續,減去由地方官吏徵收的中間層次。” 

 “一條鞭法雖然同樣由民眾承擔,但以銀代役致使民眾可以選擇自由支配人身。” 

 “同時削弱人身依附關係,推動貨幣流通的範圍擴大,使商販和工匠獲得人身自由,有利於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李世民:一條鞭法的制定簡化了稅制,降低了徵稅成本,提高了明朝的運行效率,從制度上對於貪汙腐敗起到了一定的約束作用,或許朕也可以在大唐弄一個類似的政策。 

 他們大唐老百姓繳納的賦稅是以實物為主,比如像糧食,布匹等等。 

 而張居正實施的一條鞭法對於生產也能起到促進作用,老百姓以銀代役,減輕了廣大農民的徭役負擔。 

 一條鞭法的優勢非常明顯,他非常心動,也想頒佈大唐版的一條鞭法。 

 不過他目前還不能下定決心,還需要仔細思考一條鞭法的利弊。 

 一條鞭法雖說能夠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但他擔心一個弄不好,也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 

 一條鞭法由朝廷規定賦稅徵收採取徵銀形式,老百姓必須把手中的糧食換成銀子。 

 這隻有通過和商人交易才能完成,在這一環節老百姓恐怕會遭受到商人的剝削,被逼著賤賣手中的糧食。 

 所以他還要好好想想其中的厲害,制定出更合理的一條鞭法,避免利民政策變成害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