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99章 吾非相,乃攝也

 第199章 吾非相,乃攝也 

 聽完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各朝古人表示由衷的欽佩。 

 這些改革措施極大減輕老百姓負擔的同時,也能增加大明王朝的財政。 

 當然了,各朝的地主階級自然是不待見張居正的。 

 蘇晨重點介紹完張居正改革後,繼續往下說。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歲,萬曆贈上柱國,諡號文忠。” 

 張居正得知了自己的死期,心中感慨萬千,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算算時間,距離他病逝還有八年時間。 

 也就是說,他要用這八年時間重新佈局,確保這一世的改革可以成功。 

 更關鍵的,要讓改革深入人心,不能再次出現人亡政息的情況。 

 八年時間太匆忙,要是時間可以長點,他也將有更多的時間佈局準備。 

 張居正:主播,我是得什麼病去世的,有辦法救治嗎? 

 既然是病逝,那就有可能醫治,說不定可以醫治好多活幾年。 

 “關於張首輔的死因,主播也不太清楚,學術界至今有不同的看法。” 

 “後世學者王世禎在編撰《嘉靖以來首輔傳》中記載,認為張居正服用房中藥後致使體內燥熱,又飲寒劑導致腹瀉成痔,從而脾胃虛弱不能進食,痔瘡拔去不久因肛門排便不順而復飲寒劑,致使腹瀉難止且大腸被排出體內。” 

 “明代文學家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記載,張居正死於服用過多的海狗腎而體內燥熱。” 

 “近代史學家朱東潤在《張居正大傳》中記載,認為張居正的死因是割除痔瘡後致使脾胃衰弱,最後過勞而死。” 

 張居正:…… 

 主播一說完,張居正老臉通紅,臉臊得厲害,尷尬至極,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深深的後悔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剛才就不應該多嘴。 

 現在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他的醜事,他都沒臉見人了。 

 小萬曆饒有興趣的瞥了一眼張居正的屁股,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 

 他以前倒是沒有發現這一點,看來是張先生掩飾得太好了。 

 張居正被小皇帝盯得渾身不自在,差點逃離現場。 

 這麼私密的事被公之於眾,尤其是當著小皇上的面,這頓時讓他顏面大失。 

 不過唯一欣慰的是,既然已經知道病逝的原因,那他可以提前規避這一點。 

 綜合三人的死因判斷,最可能的情況就是他痔瘡犯了之後,又服用過多的房中藥導致的。 

 看來,他以後要注意保養身體,儘量少一些房事。 

 只要平時可以多注意,他相信自己不會那麼早去世,最少也可以多活幾年。 

 “張居正病逝後,主播繼續講講張居正死後的遭遇。” 

 “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張居正生前所舉薦的潘晟。” 

 “萬曆罷免潘晟的官職,表明了張居正的失寵。” 

 “同年十二月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彈劾馮保十二大罪狀,於是萬曆查抄馮保家產並將馮保發配南京孝陵種菜。” 

 “萬曆十一年,南京刑科給事中阮子孝又上疏彈劾張居正,雲南道御史羊可立彈劾張居正構陷遼王。” 

 “同時遼妃上書為遼王辯冤,於是萬曆於次年下令剝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並查抄張居正府邸。” 

 “張居正長子張敬修屈打成招後自縊身亡,二子張嗣修投井自殺未遂後發配邊疆,三子張懋修被髮配到煙瘴地而死。” 

 “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後萬曆在輿論的壓力下中止進一步的迫害。” 

 “終萬曆一朝,沒人敢再提及張居正。” 

 “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 

 “後都御史鄒元標等人於天啟年間倡議為張居正平反昭雪,直到崇禎即位後為張居正徹底平反。” 

 馮保:好你個李植,我沒有找你麻煩,你還敢告我的狀,伱給我等著。 

 遼王:這裡面怎麼還有本王的事,本王和張首輔不熟,不要什麼髒水都往本王身上潑。 

 鄒元標:張居正一代首輔,嘔心瀝血的改革讓大明局勢好轉,卻不曾想死後被清算至此,本官也是看不下去,這才到處奔波為張居正平反昭雪。 

 各朝古人聽到張居正悽慘的結局,一個個心思各異。 

 各朝的老百姓紛紛為張居正打抱不平,大都覺得萬曆是一個昏君。 

 張居正為大明江山做了那麼多,幫助大明朝廷解決了困境,可最後卻要被萬曆皇帝清算。 

 至於各朝的文武大臣,一個個內心警醒。 

 自古以來,改革者都沒有好下場,張居正的遭遇讓他們更加堅信了這一點。 

 張居正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臉色落寞至極。 

 儘管早已經得知死後被清算的結局,可再次從主播口中聽到家人悲慘的遭遇,還是讓他心如刀絞,痛徹心扉。 

 他為了挽救大明江山,不惜得罪地主階級推行改革,可到頭來卻落得這般田地。 

 張居正:主播,我想詢問一下,我和皇上的關係還算和睦,可為什麼還是遭到皇上的清算? 

 蘇晨從張居正發送的彈幕就可以感受到此時的張居正有多麼落寞,他非常能理解張居正此刻的感受。 

 畢竟從君臣關係來說,張居正這個臣子當得很稱職,緩解了大明的危機。 

 從師生關係來說,張居正教導萬曆非常用心,就連教材都是他親自編撰的。 

 現在得知萬曆在張居正死後大肆清算,也難怪張居正一時無法接受。 

 “張居正在生前備受萬曆皇帝的榮寵與信任,可以說是君臣關係和諧的典範。” 

 “張居正和萬曆皇帝之間的關係,即是君臣,也是師生關係。” 

 “但是張居正死後不久,萬曆皇帝便著手清算張居正,將其抄家。” 

 “其實,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信任、言聽計從、禮遇不斷等,都只是表象。” 

 “在這表象之下,是萬曆皇帝內心深處對張居正的日益不滿。” 

 “而張居正本人,也屢屢觸碰到君王的大忌。” 

 “張居正死後之所以被萬曆皇帝清算,主要是由六點原因造成的。” 

 張居正聞言,不由得為之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他剛才聽到了什麼? 

 皇上對他的言聽計從和禮遇不斷,全都是表面功夫? 

 其實皇上對他的真實感受是日益不滿? 

 他不可置信的看向身旁的皇上,眼中滿是不能理解。 

 他非常想當著皇上的面問一句,主播所說的都是真的嗎? 

 他不明白皇上為什麼會對他不滿,難道是因為他管教太嚴厲了嗎? 

 可是自古以來,嚴師出高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皇上能夠早日成才。 

 而且更令他驚訝的是,皇上之所以對他清算,原因居然有六點,這讓他大為不解。 

 萬曆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確實如主播所說,他早就對張先生大為不滿了。 

 他表面上之所以對張先生言聽計從,主要是迫於對方的威勢。 

 張先生的一些行事,一而再再而三的令他不滿,他早就受夠了。 

 “第一點,張居正勸萬曆皇帝躬行節儉,自己卻不以身作則。” 

 “張居正經常以國庫虧空、民生凋敝為由,規勸萬曆皇帝生活要躬行節儉。” 

 “萬曆剛繼位的頭一次元宵節,由於萬曆年紀尚小,小孩子都比較喜歡熱鬧,因此打算在元宵辦個燈會。”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元宵辦個燈會,並不算什麼大事。” 

 “然而,張居正還是以節儉為由規勸了小萬曆。” 

 “小萬曆依舊童心未泯,不情不願的說可以把燈會的規格降低一下。” 

 “結果張居正還是固執己見,小萬曆只得取消燈會,然而內心的不爽是可以預見的。” 

 “萬曆有一些計劃,比如修宮殿、裁新衣等。” 

 “張居正都是本著能省則省的意思,就連夜晚時候皇宮需要照明的費用都全部被減免了。” 

 “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真的是十分苛刻的,皇帝的吃穿用度畢竟和尋常人不一樣。” 

 “就像是自己看中一件衣服,明明有能力買但是家人堅決不讓,這種感覺其實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