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07章 傳奇伊始

 “於是李世民在外大聲嚎泣,哭聲傳到李淵帳中,引得李淵召見詢問哭泣的緣故。” 

 “李世民:現在軍隊憑藉仁義起事,進戰則必勝,退還則軍隊必潰散。眾軍在前面潰散,敵軍在後面乘虛進攻,死亡馬上就到面前,因此悲痛啊!” 

 “李淵聽完李世民所說的,覺得很有道理,這才醒悟而停止退軍。” 

 李淵:額!雖說確有其事,但也沒必要當眾說出來吧,朕的面子還要不要了。 

 他在聽到主播極力推崇老二的時候,心中就有不好的預感。 

 現在果然應驗了,主播為了塑造老二聰明機智的人設,把他當做反面例子用來襯托老二的才智。 

 他很想說一句,大可不必這樣。 

 他怎麼說也是大唐的開國皇帝,雖說不如老二英明神武,但也絕非庸碌之輩。 

 可現在經過主播這麼一說,顯得他很愚蠢,還沒有自己的兒子聰明。 

 要知道全天下的百姓可都聽著呢,這讓他還有何威嚴。 

 “八月一日,好些天的大雨終於停了,李淵率軍奔赴霍邑。” 

 “李世民怕宋老生不出戰,於是率領幾個騎兵先奔到城下,舉鞭指揮,好像要圍城的樣子,以激怒宋老生。” 

 “宋老生果然被激怒,開門出兵,背靠城池擺開陣法。” 

 “李淵與李建成在城東會合扎陣,李世民及柴紹在城南扎陣。” 

 “宋老生指揮軍隊猛衝,首先直逼李淵,致使李建成墜落馬下。” 

 “宋老生乘勢攻擊,李淵與李建成都退軍。” 

 “李世民從南面率領兩千騎兵衝下高坡,沖斷了宋老生的軍隊,率領軍隊奮力攻擊,宋軍大敗,都拋棄武器而逃。” 

 “此時霍邑的城門已經懸掛起來,宋老生拉住繩子想要爬上城,李世民趁勢斬殺宋老生,平定了霍邑。” 

 李建成:得,現在我成了反面例子。 

 他此刻不想說話,內心很受傷。 

 原本皇位要被老二奪走就已經夠悲傷的,現在主播為了表現老二的英明神武,把他描述得極為窩囊。 

 又是墜落馬下,又是退軍而逃,合著那場戰役全都是老二一個人的功勞,沒他什麼事。 

 要是事實確實是這樣,那他無話可說。 

 可偏偏真實情況並不是那樣,他並不是墜落馬下,只是演給敵人看的。 

 而且也不是退軍而逃,而是引誘敵人。 

 現在可倒好,原本和老二一起配合,結果全給老二做了嫁衣,功勞全給了老二一個人。 

 “李世民大軍到了河東,關中豪傑爭著投奔義軍。” 

 “李世民請求進軍入關,攻取永豐倉來賑濟窮困百姓,收服群盜來謀取隋朝都城大興城,李淵認為很好。” 

 “李世民以前軍渡過黃河,先平定渭北。” 

 “官員、百姓以及豪傑紳士到軍門請求獻身報效者,每天用上千人來計算,扶老攜幼,佈滿在大旗之下。” 

 “李世民收留英豪以作為備用的官員,遠近聽說此事的人,都來獻身投效。” 

 “李世民的軍隊在涇陽駐紮,精銳士兵九萬人,擊破胡賊劉鷂子,兼併了對方的部隊,留下劉弘基駐紮在大興城。” 

 “李世民率軍親自奔赴司竹,賊首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來會合,屯兵在阿城,獲得兵士十三萬。” 

 “大興城父老鄉親拿牛、酒到軍門的很多,李世民慰勞他們而後送走他們,什麼也不接受。” 

 “並且李世民的軍令嚴明整肅,秋毫無犯,獲得老百姓一致拍手稱快。” 

 劉徹:也難怪李世民最後能夠奪取天下,從這民心就能看出老百姓對李世民的擁戴。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時的李世民不過才十七歲而已,就能得到豪傑和老百姓的簇擁。 

 足以看出大家對李世民的敬佩,要不然也不會投效一個十七歲的毛頭小子。 

 不過還別說,李世民一路走來,勢如破竹,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戰績,也難怪能成為那個時代騎兵將領中的天花板,如果名不虛傳。 

 “李淵不只兒子強,女兒也是狠角色。” 

 “李淵晉陽起兵時,女兒平陽公主遠在隋都城大興。” 

 “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那留在隋都城的女兒肯定就危險了,會被隋軍抓了當人質。” 

 “所以起兵前,李淵派人趕去大興,打算接女兒到晉陽來一起創業。” 

 “女兒不走,說我一走,肯定會引起朝廷的猜忌,不用擔心我,我作為女人,化妝是看家本領,能保護好我自己。” 

 “那平陽公主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她散盡家財,招攬天下反隋豪傑,部眾人數迅速達到了七萬人。” 

 “因為江湖人稱她為李娘子,所以她的部隊被稱為娘子軍。” 

 “等李淵和李世民風塵僕僕打到關中時,驚呆了,彪悍的平陽公主自己在關內已經幫他們打下來四座城池了。” 

 平陽公主:誰說女子不如男,男人能夠上陣殺敵,我也一樣可以上陣殺敵。 

 楊堅:李淵好福氣啊!不僅兒子這麼厲害,就連女兒都這麼厲害,也難怪主播都說李淵人和佔盡了優勢。 

 天時地利人和,李淵全都佔了優勢,天下最後被李家奪走也不意外。 

 他不得不羨慕李淵太會生了,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全都武德充沛,打起仗來一個個都是猛人。 

 再看看他自己的親生兒女,就沒有一個頂用的。 

 不過唯一讓他欣慰的,就是收了楊世民為兒子,一個頂所有。 

 “不久李世民與大軍攻克隋朝都城大興城,李淵推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楊廣為太上皇。” 

 “李淵自封為大丞相,自立為唐王,輔佐國政。” 

 “李淵任命李世民為京兆尹、封光祿大夫、唐國內史,改封為秦國公,食邑萬戶。” 

 “恰逢敵人率領精兵十萬逼近渭水之濱,李世民親自率軍攻打,打敗敵人,斬殺一萬多人,攻佔敵軍土地。” 

 “617年,義寧元年十二月,李世民再次被任命為右元帥,統兵十萬攻取東都洛陽,未能成功而返回。” 

 “等到將要回軍時,李世民設下三次埋伏等待跟蹤追擊的敵人。”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隋將段達率領一萬多人從後追到。” 

 “過三王陵時,李世民發動伏兵攻擊,段達大敗。” 

 “於是在宜陽和新安分別設置熊州和谷州,派人留守而回。” 

 “隨後,李世民被遷徙改封為趙國公。” 

 隋煬帝:悔不當初啊,當初就覺得唐國公心有不軌,那個時候就應該斬草除根的。 

 底下有人報告過唐國公有反心,但他那時卻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當時全國局勢很不好,要是再對付實力強大的唐國公,恐怕會加速天下大亂。 

 於是他派人盯著唐國公,得知唐國公沒有造反的跡象,反而整日尋歡作樂,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沒有再理會對方。 

 現在看來,唐國公那時候應該是在自汙,想要打消他的戒備。 

 要是早知道唐國公會篡奪大隋江山,他那個時候說什麼也要把威脅扼殺在源頭。 

 “618年3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 

 “618年5月,隋恭帝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改國號為唐,年號武德,定都大興,改名長安,至此唐朝建立。” 

 “李淵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李世民:建國大唐,一個秦王還遠遠不夠。 

 再次回顧大唐建立,他心中感慨良多。 

 他為了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潑天的汗馬功勞。 

 可以說建立大唐,他居功首位,是最大的功臣。 

 原本父皇答應要把太子之位給他的,可最終還是食言了,只是讓他做了秦王。 

 或許從那一刻開始,玄武門之變就已經是註定的。 

 大唐建立之初,他獲封秦王,儘管心有不甘。 

 但他知道還不是時機,還需要忍下去,還需要積蓄威望和實力。 

 大唐建立之後,屬於他一個人的獨角戲也正式粉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