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10章 貞觀之治

 “後來,長孫無忌又組織十九位大臣與法律專家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議》三十卷,對後來的封建法律產生了重大影響。” 

 “完備的法律條文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執法。” 

 “對此,李世民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親戚故友、王公大臣概不能外。” 

 “貞觀九年,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因違反軍令而被李靖治罪,後免死改判發配邊疆。” 

 “有人上書,請求念其為秦王府舊臣予以寬大。” 

 “但李世民沒有念及舊情,駁回上書,維持原判。” 

 “李世民認為赦免了他,便開了僥倖之路,有功的人很多,赦免他,其他人也會輕於犯法。” 

 “皇帝以身作則,執法如山。” 

 “在朕即天下的時代,還有哪個皇帝敢於像李世民這樣,把自己關進權力的籠子裡呢?也只有李世民可以做到。” 

 朱元璋:咱的大明律也是參考大唐律制定出來的。 

 他之所以參考大唐的律法,除了大唐本身強大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唐太宗和他一樣,也是以民為本,把老百姓看得很重。 

 唐朝的律法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最前面的除了關於皇宮皇帝這一類的規定之外,首先就是對官員的一些規定。 

 而像盜賊什麼的,和老百姓有關係的,以前鎮壓老百姓的那些條例都在大唐律的後面。 

 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律法首先是監管官吏的。 

 一旦做了官,就要遵守法律,也要按照法律法規去辦好分內的事情。 

 他的理念和李世民一樣,首先官員做好了分內之事,才能去管理老百姓。 

 “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多次強調,執法要慎刑寬刑,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簡。” 

 “貞觀五年,他將死刑的終審權收歸朝廷。” 

 “而且對複審有了明確規定,以增加糾正冤假錯案的機會。” 

 “第二年,李世民親自審問囚犯,當他看到死刑犯即將被處死時。” 

 “心中頓生憐憫,便下令釋放回家,約定來年秋季回來接受處決。” 

 “又令全國所有死囚一律釋放,讓他們在期限之前來京師集合。” 

 “第二年秋天期限到時,沒有人督促,沒有人組織,頭一年釋放的總共390名死囚,居然一個不少全部按時到達集合。” 

 “李世民十分感動,下令全部赦免。” 

 “貞觀年間,每年正月二十一日這天,長安城萬人空巷。” 

 “這一天,皇帝脫去龍袍,換上短衣便鞋,他要親自下田耕種,以表示對農桑的重視。” 

 “這種景象,在古代數不清的封建帝王中並不多見,而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位。” 

 “貞觀三年,唐太宗下令恢復被廢棄數百年之久的藉田儀式。” 

 “百姓驚駭之餘,無不歡呼雀躍。” 

 貞觀時期的老百姓對於李世民無不感恩戴德,碰上一個對農桑重視的君主是他們這些老百姓的福氣。 

 在他們的印象中,當今皇上從來不在農忙的時候徵發徭役,或者是兵役。 

 最被他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關於太子要實行冠禮。 

 一般太子想要進行成年禮儀式,那就必須調集府兵來充當儀仗隊。 

 但這個時候正好是春耕,皇上為了不耽誤春耕,為了不影響老百姓種地,就沒有去調集農民來充當儀仗,而是選擇把冠禮往後推延了。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足以說明他們的皇上對農桑的重視。 

 “在農業社會,糧食豐收與否與水利建設息息相關。” 

 “都江堰的建成,促成天府之國的千年富庶與穩定。” 

 “一次洪水或一次大旱,就可以致百姓顆粒無收。” 

 “而且可能造成社會動盪,政權動搖。” 

 “為了加強水利建設,李世民大力整頓治水機構。” 

 “貞觀年間,僅《新唐書》記載的大型水利工程就達27個。” 

 “為解決揚州旱災修建的揚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農田八百餘頃,從此揚州連年豐收。” 

 “滄州疏通無棣河、長蘆河、漳河及衡河,從此無覆水害。” 

 “貞觀七年,夏州朔方開延化渠,引烏水入庫狄澤。” 

 “貞觀十年,汴州陳留開觀音坡,灌田百頃,給糧食大豐收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即便是現在的農民,無論長江南北,還依然享用著貞觀年間的水利成果。” 

 主播每說到一個州郡,當地的老百姓就對李世民滿懷敬意。 

 正是因為有當今皇上興修水利,他們才能取得年年的大豐收,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在皇上沒有修建水利工程之前,他們時常面臨旱災,或是洪災,給他們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糧食絕收那都是小事,嚴重的會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但他們幸運的是遇上了一個好皇帝,為他們老百姓著想的好皇帝。 

 要是沒有他們的皇上修建水利,他們肯定沒有今天糧食大豐收的好日子。 

 “而在農業社會,發展經濟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那就是人口。” 

 “隋末戰亂,北方突厥擄去大量漢人。” 

 “同時,不少漢人為避亂而紛紛北逃,導致人口銳減。” 

 “唐高祖武德年間,全國人口僅存二百餘萬戶,不及隋朝鼎盛時的四分之一。” 

 “李世民即位後,馬上意識到人口嚴重缺乏的問題,迅速增加人口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為了穩固住漢人人口,李世民還規定,男二十女十五為法定結婚年齡。” 

 “生男丁的家庭則予以適當獎勵,無能力娶妻者朝廷給予幫助。” 

 “李世民還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況納入對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標,作為升降的參考。” 

 “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的永徽三年,全國登記的戶數達三百八十萬戶,人口近兩千萬,比武德年間增加了近一倍。” 

 “人口是維繫一個政權最寶貴的資源,也是檢驗治國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人口增加近一倍,可見李世民撫民以靜的政策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 

 “貞觀四年,關中農業豐收,流散人口紛紛回鄉。” 

 “貞觀六、七年,風調雨順,廣大山東地區一改昔日殘破面貌。” 

 “貞觀八年、九年、十三年一直到十六年,又是豐收年成。” 

 魏徵:人口嚴重不足,增加老百姓人口是當務之急。 

 他之前從洛陽向東出發,一直到東海邊,一路上根本就看不到幾個人,可見人口匱乏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要是有人從洛陽去往山東,那必須自帶乾糧。 

 因為一路上就碰不到多少人家,根本就不能得到乾糧的補充。 

 隋末戰亂結束之後,當時的經濟已經被破壞到及其嚴重的地步。 

 朱棣:當時貞觀年間老百姓數量嚴重不足,李世民為了鼓勵人口的增殖,為了鼓勵多生孩子,下過不少聖旨。 

 他記得有一個就是鼓勵寡婦再嫁,這個爭議性很大。 

 畢竟在倫理道德中,寡婦是要守節的,根本就不能再嫁。 

 可李世民為了人口的繁殖,強行要求寡婦再嫁。 

 還有一個就是向突厥贖回漢人老百姓,快速的補充人口。 

 在隋末戰亂的時候,一部分漢人被突厥劫掠去了,還有一部分漢人為了避免戰亂紛紛逃到突厥。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李世民從突厥贖回大量的老百姓,甚至有一年就贖回了八萬漢人。 

 不過不得不說,李世民還是非常讓他欽佩的。 

 同樣是皇帝,他明顯就做得沒有李世民好。 

 貞觀之治當時的社會情況,和孔子夢想的大同社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比如說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牛馬遍佈,老百姓生活安定,大家安居樂業。 

 這種種一切,都是李世民治理的結果。 

 他還需要好好學習,爭取把大明朝也能治理成這樣。 

 “社會初定,經濟恢復,接下來,李世民終於可以著手解決頭痛多年的邊患問題。” 

 “貞觀二年,唐太宗消滅割據勢力梁師都,基本上解決了全國各地割據混亂的局面,統一了全中國。” 

 “兩年後,名將李靖率唐軍肅清了多年危害邊疆的突厥勢力,使唐王朝北方邊疆得以安定下來。” 

 “在此後的十多年裡,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等或被擊敗,或主動歸附。” 

 “唐朝勢力達至天山南北,西部邊疆從此穩定。” 

 “雖然當時的唐朝有足夠的兵力取得戰爭勝利,但李世民認為,戰爭付出的代價太大,且穩定並不長久。” 

 “只有採取懷柔政策,以德服人,平等視之,才能讓他們真心歸附。” 

 “貞觀十五年隆冬,十六歲的文成公主披上嫁衣,畫上紅妝。” 

 “這位聰慧美麗,飽讀詩書的公主,即將離開故鄉。” 

 “遠嫁到遙遠的吐蕃,成為其首領松贊干布的夫人。” 

 “這也是李世民與少數民族的聯姻策略,不僅為吐蕃送去一樁婚事,還讓文成公主帶著大唐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精美的手工業品,甚至大批工匠和樂隊。” 

 “雖然對遙遠的吐蕃心存疑慮,卻又充滿了新奇的嚮往。” 

 “在和親的隊伍護送下,文成公主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進入吐蕃,也讓漢人的農耕、紡織、建築、造紙、農具製造等技術先後在西藏傳播開來。” 

 “今天這條文成公主曾經走過的路,成為傳頌中華文明的紐帶,也見證了那一段被後人傳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