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39章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第239章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一想到圓明園即將被英法聯軍洗劫,各朝古人無不感到痛心。

 雖說圓明園是大清朝廷建造的,但圓明園裡面的珍寶大部分都是他們時代傳承下來的。

 現在珍寶傳到大清朝廷手裡,卻沒有那個能力保護好各朝的珍寶。

 以至於他們時代的珍寶被敵人洗劫一空,成為了異域番邦的戰利品,被擺放在大英博物館供人參觀。

 對於大清朝廷的無能懦弱,各朝古人感到氣憤,責怪清政府沒有保護好珍寶。

 對於海外敵人的強盜行徑,各朝古人譴責之餘深感悲憤,痛罵外國強盜搶走了他們珍貴的寶物。

 咸豐看到彈幕上各個朝代的人對自己口誅筆伐,硬是一個字也不敢反駁。

 圓明園在自己掌權期間被敵人燒燬,他也深知罪孽深重,只能默默承受大家的憤怒。

 蘇晨說到咸豐派人去和英法聯軍談判時,喝了口水緩了緩,繼續往下說。

 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也能輕而易舉的簽訂,簡直是昏聵至極,罵一句愚蠢都算輕的。

 “如果這些條款可以輕而易舉答應的話,那先前為何又要為了條約的事跟英法周旋了十幾年呢?”

 “1858年12月,沙俄首先找上門,要求換約,確認先前允諾的各種利益條款。”

 “6月26日和27日,桂良和紗納分別與英國代表和法國代表簽訂了《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

 “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近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歸給了沙俄,並將烏蘇里江以東近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為了中俄共管區。”

 “比如允許各國公使進駐北京,當時幾乎所有清朝官員都不同意,要求一切跪拜禮儀,遵照大清制度。”

 “當桂良等人在天津被四國公使拿捏時,北京城內的主戰派官員和主和派官員正在扯皮。”

 “對其所開的條款根本不敢磋商,連一個字都不敢更改。”

 “半年後,英法美三國公使組團上門提出換約要求。”

 “迫於形勢,咸豐不得不派出桂良、沙納、齊英去和英法談判。”

 “這四個不平等的條約大致可以歸納為八條,總之就是毫不保留的同意了對方一切要求,讓對方賺了個盆滿缽滿。”

 “咸豐派人一通忽悠,沙俄使者表示半年之後再來。”

 劉徹:也難怪清朝連數千人的英法聯軍都打不過,連臣子和皇帝都如此愚蠢,怎麼可能是敵人的對手呢?

 大清臣子的愚蠢行為完全驚掉了他的下巴,他就沒有見過如此愚蠢和膽大的臣子。

 更加離譜的是,居然就這麼把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給了沙俄。

 可自始至終,沙俄都沒有出兵的跡象,就這樣僅憑口舌之力獲得了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僅答應了敵人的漫天要價,還白紙黑字的簽訂了條約。

 “答案很簡單,這些條約都是桂良和紗納自作主張簽訂的,根本沒有得到咸豐的同意。”

 這在他看來,完全無法理解,咸豐是怎麼敢的,難道就真的不怕大清子民的怒火嗎?

 要知道他統一天下,整個大秦的領土面積有360萬平方公里。

 他完全被咸豐的迷惑操作搞蒙了,不知道咸豐腦子在抽什麼風。

 “英法聯軍打到天津,拿下大沽口炮臺。”

 “主戰派主張打,主和派主張談。”

 “咸豐這一次故技重施,英法公使見清政府隱約有賴賬的意思,便決定動武。”

 “五天後,桂良、紗納與美國駐華公使簽訂《中美天津條約。”

 “在這個條約簽訂的前一天,沙俄還逼迫黑龍江將軍簽訂《璦琿條約。”

 嬴政:咸豐到底是怎麼想的,割地賠款的條約簽得如此爽快,之前又為何要和敵人大費周章?

 “而當齊英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欺騙朝廷的事情敗露後,就被咸豐賜死了。”

 “唯一富有談判經驗的齊英死了,沒有談判經驗的桂良和沙納就如同咸豐預想的那樣,被英法美俄代表拿捏得死死的。”

 “咸豐被桂良一通忽悠,覺得言之有理,這事兒也就這麼翻篇了。”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很奇怪,這麼多不平等條款,為什麼大清簽得如此爽快?”

 “6月13日,東閣大學士桂良和吏部尚書紗納首先與沙俄駐華公使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

 咸豐皇帝讓臣子去和敵人談判,可結果倒好,臣子像是蠢貨一樣全盤接受了敵人的條件。

 “事後為了避免列強報復,咸豐從前線調回了科爾沁親王,令其到天津備戰。”

 他被咸豐愚蠢的行為氣得不輕,完全無法理解咸豐的謎之操作。

 他一直知道清朝皇帝昏聵無能,可如今咸豐白送領土的行為,讓他深刻的見識到清朝皇帝的昏庸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

 “見皇帝生氣,桂良腦瓜子轉得飛快,馬上說這些都是城下之盟,權宜之計罷了,等敵人撤走後咱們就賴帳。”

 “科爾沁親王到了天津後,徵召數萬民眾修建炮臺,安置攔河設備,阻止敵艦深入,又集結了14000精兵加強巡邏。”

 也就是說咸豐不聲不響的就把大秦六分之一的領土面積劃給了沙俄,全程沙俄沒有費一兵一卒就白白得了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四個天津條約簽完後,英、法、俄、美公使都很滿意,於是各自撤兵回國邀功去了。”

 “但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未曾想過全盤同意列強提出的要求。”

 “所以當咸豐看到桂良帶回的4份天津條約時,整個人直接就蒙圈了。”

 要是說沙俄出兵打敗了大清朝,清朝割讓了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還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藉口。

 更加可笑的是,還要說什麼權宜之計,等敵人撤走後就賴帳。

 要知道大臣和敵人談判,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顏面。

 結果可倒好,前腳簽訂條約,後腳就不認賬,這完全把一個國家的臉面丟在地上任人踐踏。

 大臣的愚蠢賣國行為,不僅沒有被咸豐治罪,居然還能得到咸豐的認可。

 只能說不管是大臣,還是皇帝,都是昏聵至極,被敵人按在地上摩擦也屬正常。

 最令他可笑的是,清朝大臣和沙俄簽訂的條約,把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白送給對方,還把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設置為中俄共同管轄的領土。

 白紙黑字簽訂的條約,即便清朝想要賴賬,沙俄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雙方的實力對比很清楚,沙俄的實力遠比大清強得多。

 在自身實力遠不如敵人的情況下,條約一旦簽訂,所有的主動權都在敵人手上。

 敵人完全可以憑藉武力強行執行條約的內容,合理合法的佔據這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且別說是這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這40萬平方公里的共管區領土最終也會被沙俄侵吞。

 一想到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清朝白白送給沙俄,他就對清朝氣憤不已,彷彿割讓的是他大漢的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859年6月25日,英法聯軍艦隊抵達大沽口炮臺海域,於下午3點突破了清軍的第一道防線。”

 “清軍戰前準備充分,當聯軍艦隊準備突破第二道防線時。”

 “清軍部署在大沽口兩岸的炮臺火力全開,將聯軍艦隊打得是狼狽而逃。”

 “首戰失利,英法聯軍調整攻擊方向,出動1000步兵乘坐小船登陸作戰。”

 “不過清軍在陸地上也有準備,當聯軍衝上岸後,馬上又遭到清軍的炮擊。”

 “這兩場戰鬥下來,英法聯軍總共有4艘軍艦被擊沉,6艘被擊傷,93人戰死,385人負傷,而清軍損失32人。”

 “前方報捷,而且是貨真價實的勝利,咸豐一下子就精神了,隨即也產生了飄飄然的心態。”

 “一些大臣的心態甚至比咸豐還要飄,揚言乘勝追擊,推翻之前所有不平等條約,收復香港。”

 “6個月後,英法聯軍捲土重來。”

 “這一次英國出兵12000,法國出兵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