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39章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可以說遊牧民族的騎兵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夢,可現在居然在英法聯軍的槍林彈雨下毫無還手之力,這對他們皇帝心中的衝擊可想而知。

 “9月21日,8000英法聯軍抵達八里橋,其中參戰部隊約6000人,配有27門主力火炮,清軍兵力近3萬人。”

 “當天上午雙方展開對戰,蒙古騎兵首先發起衝鋒,至於衝鋒的結果可以說是張家灣之戰的翻版。”

 “當時一名法國軍官記載了戰場情況,炮火槍戰像打不倒清兵似的,甚至有時衝到大炮前30米。”

 “不過炮火變得更加密集猛烈,將他們一一打退。”

 “清軍在連續的英勇衝鋒下,曾一度打得法軍步兵幾乎要支撐不住,幾個陣地竟然讓部分勇敢的清軍官兵衝入。”

 “但是清軍渣到極致的肉搏能力,使其在近戰中根本佔不到便宜。”

 “幾輪衝鋒下來,清兵騎兵要麼被法軍的槍炮打死,要麼被法軍的刺刀捅死。”

 “當法軍與清軍對戰時,英軍用火炮攻擊清軍的步兵陣地。”

 “並派出錫克騎兵以標準的歐洲式槍騎兵衝鋒,對蒙古騎兵發動衝擊。”

 “這場騎兵與騎兵的對陣,不擅長近戰的蒙古騎兵完敗。”

 “據一名錫克騎兵事後的回憶,他們只是很難抓到,一旦抓到了,就造不成什麼傷害。”

 “一名英國軍官也說過類似的話,雙方相撞後,蒙古騎兵被砍翻一片,看起來就像在打保齡球一樣。”

 “武器裝備不如人,兵員素質不如人。”

 “就連一向自認為是殺手鐧的蒙古騎兵,也被英法聯軍的騎兵如同砍瓜切菜一樣砍翻。”

 “如此糟糕的戰鬥力,根本就沒有取勝的可能。”

 “最終在英法聯軍的進攻下,清軍慘敗撤退,英法聯軍佔領了八里橋。”

 “根據事後盤點,英法聯軍的損失在30到50人左右,清軍的損失在1200到3000人左右。”

 朱棣:這個歐洲式槍騎兵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居然如此厲害,打得蒙古騎兵丟盔卸甲。

 蒙古騎兵有多麼厲害,他最清楚不過,要不然也不會接二連三的出征了。

 他大明的騎兵雖然厲害,但和蒙古騎兵相比還是差了些。

 可如今槍騎兵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蒙古騎兵,這讓他不禁有些怦然心動。

 要是他的大明也能有槍騎兵,那對付邊疆的蒙古騎兵不要太輕鬆。

 一想到主播給他大明準備的海量書籍中應該有槍騎兵的相關內容,他就無比期待最後的賣貨環節。

 “八里橋失守後,北京無險可守。”

 “9月22日,咸豐見洋人即將兵臨城下,便毫不猶豫的帶著老婆孩子逃去了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逃跑後留守京城,負責善後的是恭親王。”

 “9月23日,英國公使和法國公使向恭親王發出照會,要求清政府釋放聯軍代表等人,並在通州簽署條約。”

 “恭親王拒絕釋放人質,並要求聯軍先退到大沽口外,然後再談判。”

 “英法公使見恭親王到了如今地步,還敢和自己討價還價,並揚言要進攻京城,洗劫北京郊外的皇家園林。”

 “10月6日,恭親王在反覆斟酌後,同意了英法公使提出的放人要求。”

 “但由於同意的太晚,命令下達不及時,英法聯軍已經洗劫了圓明園。”

 “10月8日,聯軍代表一行人被釋放,英法公使見聯軍代表一行人遭到清軍虐待,怒火中燒,決定以焚燬圓明園作為報復。”

 “在英軍焚燒圓明園前,英法聯軍已經把圓明園內的珍寶搜刮了一空。”

 “但英國公使得勢不饒人,堅持要求把圓明園燒了。”

 “對於英國公使的主張,法國公使和法軍總指揮都表示不贊同。”

 “不過他們兩人反對的理由截然相反,法國公使認為焚燬圓明園會激怒中國人,繼而導致談判破裂。”

 “法軍總指揮表示要燒就燒紫禁城,給中國皇帝一個深刻的教訓。”

 “三個人吵來吵去,最後決定先焚燒圓明園,然後再向清政府發出最後通牒。”

 “就這樣,彙集了東西方建築藝術精華的圓明園被英軍一把大火燒成了殘垣斷壁。”

 “英軍對圓明園動手時,法軍也沒有閒著,與英軍一起趁火打劫,導致萬壽山、青漪園、玉泉山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10月18日,英軍毀掉圓明園後,對清政府下達了最後通牒。”

 “通牒的內容可以簡單歸納為一句話,那就是如果咸豐皇帝再不同意簽訂條約,那聯軍就將於10月20日焚燬紫禁城。”

 雍正:咸豐身為大清皇帝逃跑,朕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怎麼這個恭親王也這麼愚蠢。

 一想到耗費了他畢生心血的圓明園就這麼付之一炬,他無比惋惜痛心的同時,對愚蠢的恭親王異常氣憤。

 敵人都打上門來了,在無法戰勝敵人的情況下,居然看不清形勢和敵人討價還價,以至於惹惱敵人使得圓明園遭此劫難。

 如果恭親王同意了敵人放人的要求,他投入畢生精力的圓明園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10月19日,咸豐皇帝得到消息,立即派人向恭親王傳旨,同意和談。”

 “當天晚上恭親王收到聖旨後表示,同意英法的一切要求,並與英法分別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

 “條約的內容是在《天津條約的基礎上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並將賠款由400萬兩增至800萬兩。”

 “事後沙俄繼續趁火打劫,在此前《璦琿條約的基礎上,將原本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的中俄共管地變為獨有。”

 “經此一難,清朝損失了近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至於另一個攪屎棍美國,雖然沒有單獨與清政府再簽訂新的條約。”

 “但因為美國在華有片面最惠國待遇,英法俄拿到的各種特權,美國自動享有,所以美國也獲利頗多。”

 “簽完條約後,英法聯軍從北京撤軍。”

 “很多人對此不理解,既然都佔領了北京,為什麼英法不直接滅掉大清呢?”

 “因為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後,根本就管不了中國人,只能通過扶持傀儡間接控制天津。”

 “聯軍就來了這麼點人,搶劫固然可以,但治理就完全談不上了。”

 “在這種情況下滅了清朝,其實不利於英法對華開展貿易。”

 “而留著清朝持續割肉,這樣才能讓英法獲利更大。”

 “相比於英法,沙俄由於與清朝接壤,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移民佔地盤。”

 “並不會存在無法管理的現象,所以沙俄更熱衷於侵佔土地。”

 “回看第二次鴉片戰爭,完全可以說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翻版。”

 “清政府從頭到尾都是稀裡糊塗,從皇帝到大臣無一不是昏聵至極。”

 “通過這場戰爭,清政府的愚昧和落後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

 “由於被打的太慘了,清政府在隔年主動進行了洋務運動。”

 “由於賣國賣得夠徹底,清政府也獲得了列強的大力支持。”

 “洋務運動加上列強的支持,這為清政府後來消滅太平天國奠定了基礎。”

 各朝的老百姓對大清朝廷的愚昧深感痛恨,期待著這混亂的一切早點結束。

 他們身為老百姓,自然清楚深處大清晚期的老百姓生活有多悽苦。

 清朝在接二連三的對外戰爭中失敗,賠償鉅額銀子給敵人。

 如此鉅額的賠款,最後肯定要老百姓來買單,最終受苦受難的還是他們老百姓。

 只有同為老百姓的他們才能感同身受,深刻明白大清晚期的老百姓過的是什麼苦日子。

 各朝的老百姓對清朝晚期的老百姓深表同情,可又無能為力,只能寄希望於有人能改變這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