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42章 中日對賭國運之戰

 “對此,清朝應對無力,只能聽任日本吞併琉球國的野心得逞。” 

 “1875年,日本派出艦隊侵略朝鮮,同時派遣使者森有禮前往中國試探總理衙門的反應。” 

 “時任直隸總督大臣的李鴻章代表中方聲稱,朝鮮雖為中國藩屬,但內政外交悉聽自為,中國概不干預。” 

 “清政府這一軟弱無知的態度,無異於同意日本的侵略。” 

 “1884年,朝鮮發生親日派策劃的甲申政變。” 

 “朝鮮國王在清軍幫助下平定了政變,日本政府為此派出伊藤文前往中國,要求賠償日方損失。” 

 “正忙於中法戰爭的李鴻章迅速妥協,於1885年簽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 

 “規定朝鮮日後如果發生重大事變,中日兩國如需出兵,必須通知對方。” 

 “這個協議,實際上為日本在1894年出兵朝鮮提供了依據。” 

 朱棣:清政府如此軟弱無能,在與小日本的交鋒中一再退讓,真是窩囊,氣死朕了。 

 雖然這些窩囊的行為都是清朝乾的,和大明朝沒有一點關係。 

 但不管他承不承認,清朝繼承的是大明朝的江山。 

 既然清朝已經入主中原,坐擁天下,就有責任守護好中華兒女,有義務保護好藩屬國。 

 可現在看看清朝是怎麼做的,一系列的妥協行為及其憋屈,他想不生氣都難。 

 要知道,清朝的老百姓和藩屬國都是繼承大明的。 

 現在藩屬國被清朝一個個丟棄,他身為大明的皇帝,怎麼能不心疼呢,那些可同樣都是他大明朝的藩屬國。 

 他早已經知道清朝晚期懦弱不堪,可也沒想到軟弱到了如此地步。 

 日本入侵臺灣,最後在和清軍的戰鬥中處於不利不得不接受談判。 

 對於清朝來說,如此好的形勢,完全可以在和日本的談判中佔據上風。 

 可結果呢,反倒是清朝為日本的侵略賠償了五十萬兩白銀,就為了換取雙方的和平。 

 如此軟弱的清政府,他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怒罵了。 

 對於清政府一系列的不作為,任由日本侵佔藩屬國。 

 他細想了一會兒,大致也能猜到其中的原因。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就開展了洋務運動。 

 從那個時候開始,清政府就對外部事物不願意管了,因為清政府面臨著非常迫切的自我發展任務。 

 也正因如此,清政府慢慢採取了孤立主義的政策,不再願意維護龐大的藩屬國制度。 

 “在各海洋列強從東南沿海打開中國的國門以後,俄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亦不甘落後,虎視眈眈地從西北、東北兩個方向,無時不刻地覬覦著中國的領土。” 

 “恭親王奕曾在1860年《統籌夷務全局折》中,將俄國列為外部侵略的第一大威脅。” 

 “恭親王稱俄國為肘腋之患,而英、法等國為肢體之患。” 

 “通過彼得大帝時代的征戰,俄羅斯獲得了波羅的海的一個出海口,也取得了一個瞭解歐洲的窗口。” 

 “在東方,俄羅斯則一直致力於從中國奪取更多的土地,並在遠東地區獲取一個不凍港。” 

 “1871年,新疆伊犁被俄國總督考夫曼佔領,清政府不得不急調正在福州忙於籌建海防事務和福建船政事務的左宗棠赴西北征戰。” 

 “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清朝的心腹之患暫時消失,來自俄國的危險上升到首要的地位。” 

 “然而與此同時,在中國的近鄰中,東亞第一個開始近代化的日本,正在日益成為新的心腹之患。” 

 “但是,在財政上,清朝無法支持既在西北展開一場收復疆土的戰爭,又在東南沿海發展海軍的計劃,這形成了朝廷中央關於海防與塞防的爭議。” 

 “就在清政府還在內耗之時,一條由日本諜報系統組成的暗流也開始蔓延到大清帝國的各個角落。” 

 “宗方小太郎,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日本間諜。” 

 “因其在甲午戰爭中潛入威海衛軍港偵查,立下功勞,甚至獲得天皇破格接見。” 

 “由此可見,早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人已經有意識地在情報上做著充分的開戰準備。” 

 “而此時的大清朝,卻對日本政府的步步為營一無所知,更不關心日本人如何在不遺餘力地發展海軍。” 

 “日本政府不僅發行了用於海軍建設的專門國債,菸草稅、藥物稅也都投到了海軍這個無底洞之中,最高時,甚至達到稅收的八分之一。” 

 此刻清末一些致力於革新的有識之士無比羨慕日本的崛起,再回看大清國洋務運動的失敗深深的嘆了口氣。 

 中日兩國都是在1860年之後轉身向西方學習的,可最後呈現的結果卻是南轅北轍。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他們這些有識之士也分析過其中的根本原因。 

 日本是全心全意地學西方,脫亞入歐轉型向西,徹底地學。 

 而大清國是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打擊之後,開放一點國門,象徵性地學。 

 之所以大清國會這樣,是因為大清朝被打敗之後學,就帶有一種我學是要復仇的,我師夷之長技是要制夷的。 

 這個是中日之間在接納西方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就使中日之間的矛盾在1860年之後慢慢突顯。 

 大清國是一個我是守住的狀態,一個通商原則。 

 而日本在這個方面就是我一定要走出去的一個狀態。 

 也正因如此,大清國的洋務運動失敗了,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 

 “再來看看當時的清政府,雖然比起日本,中國地大物博,但其實國庫也並不充盈。” 

 “1889年,光緒皇帝舉行了大婚典禮,共計耗資白銀五百五十萬兩,相當於購買三艘北洋海軍定遠級鐵甲艦的經費。” 

 “因為光緒皇帝大婚親政,慈禧太后理應從清政府中樞的政治舞臺上隱退。” 

 “為了預備養老之所,決定重修位於北京城西北郊外的頤和園,這又是一筆鉅款。” 

 “而這筆資金竟然是以訓練海軍在頤和園開辦昆明湖水師學堂為名,堂而皇之地從海軍衙門挪用出來的原本應用於海軍建設的經費。” 

 “為了給頤和園籌款,海軍衙門還以海防名義向官員和社會吸納捐款。” 

 “國防成了斂財的招牌,然而,錢還是不夠。” 

 “1891年六月一日,戶部尚書翁同龢突然上奏,以節省財政支出為由,奏請暫於兩年內禁止南北洋購買西方的軍艦、槍炮。” 

 “這對於已在勉力支撐的海軍來說,無異釜底抽薪。” 

 “甲午戰前幾年,日本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一。” 

 “海軍新增軍艦十一艘,總排水量和主力戰艦均超過北洋海軍,老舊艦船也裝配了速射炮。” 

 “而北洋艦隊1891年限購軍火後,未添一炮,甚至連炮彈都吃緊。” 

 “清政府建立了一支海軍,卻並不明白如何建設它、維護它,更不懂得如何使用它。” 

 李鴻章:暫停購買軍艦槍炮的時間節點太巧了,這是老天要亡我大清啊! 

 他的心情很複雜,要是這個時間節點推遲一兩年,甲午戰爭絕不會是那個下場。 

 從1874年,小日本侵略了臺灣。 

 1882年,小日本居然在朝鮮找事情,要找大清國的麻煩。 

 1884年,法國人又來找大清國麻煩,日本趁機又在朝鮮找大清國麻煩。 

 接連不斷的出現問題,再往前更多,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 

 但是從1885年海軍衙門設立,定遠號、鎮遠號回來之後,一直到1890年。 

 這整整五年時間,大清國的東亞海疆真的做到了海不揚波,風平浪靜。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滿朝文武都覺得,這支力量已經足夠讓大清國安穩睡覺了,滿朝文武都認為應該暫停購買外洋槍炮。 

 可關鍵這個暫停的時間節點,實在是太巧了。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間節點暫停。 

 1890年的時候,西方海軍正在經歷大變革。 

 可無奈就在那一年,他們大清國這時候停掉了軍艦槍炮的購買。 

 甲午戰敗之後,他得知這一切的時候,可以說是欲哭無淚。 

 而日本海軍正是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完成了對大清國的趕超。 

 可大清國的海軍偏偏在這個時候停下來了,正中日本的下懷,被日本迎頭趕上。 

 “1894年五月下旬,大連灣,北洋海軍正在進行三年一度的大校閱。” 

 “在震耳的炮聲中,一封電報被交到了北洋大臣李鴻章手中。” 

 “朝鮮東學黨起事,倭人已派艦來此保護其商家與居民。” 

 “望著眼前的大艦隊,李鴻章心裡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憂慮。” 

 “自己兩個月前上奏朝廷,申請購買快船快炮,嘗試向戶部軍火禁令發起挑戰,然而在清流派的一致反對聲中再次被擱置。” 

 “如果此時和日本開戰,北洋海軍等於是喪失了戰前最後一次更新裝備的機會。” 

 “1894年,朝鮮秘密社團東學黨發動起義。” 

 “朝鮮國王請求中國平息事態,清朝海陸兩軍進駐朝鮮。” 

 “得知此事,日本欣喜若狂,認為這是挑起戰爭的絕好機會。” 

 “日本內閣會議迅速通過決議,以保護僑民和使館為藉口,派兵前往朝鮮,進駐漢城。” 

 “在起義平息後,日本不僅不退兵,反而向朝鮮半島持續增兵。” 

 “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示駐朝大使大鳥圭介,促成中日衝突實為當前之急務,為實行此事可以採取任何手段。” 

 “六月五日,日本成立了一個以天皇為名義首腦,由日本軍人精英組成的戰時大本營,並制定了完整的作戰方案。” 

 “日軍總目標是將陸軍主力從海上輸送入渤海灣,擇地登陸,在直隸平原與中國軍隊進行決戰。” 

 “然後進攻北京,迫成城下之盟。” 

 “要達到這一目的,關鍵是海軍作戰的勝負。” 

 “所以,日軍部署第一階段,派遣一部分兵力進入朝鮮牽制清軍,在海上與北洋海軍進行決戰,爭奪制海權。” 

 李鴻章:大清國的一個地區和日本的一個國家打仗,先天就處於弱勢,甲午戰爭的戰敗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