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45章 一場烏龍引發的政變

 “如此素質,光緒顯然不可能重用康有為。” 

 “康有為當時的官職僅為總理衙門章京,僅僅只是一個六品小官而已。” 

 “而維新變法這麼大的事,至少也應該是李鴻章這樣的一品大員來主持。” 

 “康有為一個六品小官,怎麼可能主持變法這種大事呢?” 

 “主播這裡額外插一句,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流亡海外時,時常拿出自己與光緒的合影來證明光緒對他很看重。” 

 “但實際上這張照片是ps的,光緒與康有為根本不熟,兩人只是見過一次面而已。” 

 “由於康有為與光緒不熟,作為一個鄉下士紳,他也就不能理解慈禧與光緒的感情了。” 

 “所以當作為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出於擔心光緒瞎搞,把大清搞沒了,數落了光緒一番後。” 

 “康有為頓時就認為慈禧要廢了光緒,另立新君。” 

 “然而慈禧要叫停變法,根本就用不著廢黜光緒。” 

 “並且不到萬不得已,慈禧也不可能廢除光緒。” 

 “因為從法理上來說,慈禧是作為皇帝的母親才享有的權利,才有太后的權威。” 

 “如果慈禧一點準備不做,直接廢的光緒,就等於是廢掉了自己的權利基礎。” 

 “什麼叫垂簾聽政?皇帝坐在前面,太后坐在後面,太后藉著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這叫垂簾聽政。” 

 “沒有皇帝了,慈禧還怎麼垂簾聽政?” 

 “這個簡單的道理,康有為貌似不懂。” 

 康有為:原來一切都是我誤會了,慈禧沒有想要廢黜皇上,悔之晚矣啊! 

 慈禧和光緒關係不好,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慈禧一直把持著權力架空光緒,在他看來,慈禧分明就是把光緒當作傀儡罷了。 

 所以傳出慈禧把光緒數落一頓後,他這才覺得慈禧想要廢黜光緒。 

 他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中華民族,積極推動光緒變法維新。 

 要是光緒被慈禧廢黜了,那他的所有努力全部都會化為泡影,什麼都完了。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他這才想著發動政變圍園殺後。 

 可如今看來,一切都是他誤會了,慈禧並沒有打算廢黜光緒。 

 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後悔,害了維新派人士,也害了光緒皇帝。 

 “1898年9月17日,光緒下了一道諭旨,大概意思就是讓康有為去上海辦報紙。” 

 “這其實是一道很普通的諭旨,光緒不想與慈禧翻臉,只好把康有為打發到外地。” 

 “但康有為接旨後,卻認為是慈禧要動手了,光緒是在有意保護自己。” 

 “為了報答皇恩,康有為竟然發動維新派,聯絡了唐才常、袁世凱。” 

 “據說還有著名的江湖人士大刀王武五,制定了一個圍園殺後的計劃以解救光緒。” 

 “這個計劃相當扯,且不說唐才常領導的會黨才幾百人,袁世凱也不可能冒著殺頭的風險摻和這事。” 

 “就說康有為的想法也是相當可笑,直到這個時候還固執的認為只要挾持了慈禧,逮住守舊派的頭頭,變法就能水到渠成。” 

 “卻殊不知,中國幾千年的政治運行到了清末早已經定型了。” 

 “皇帝挾持太后就是不孝,作為統治集團的代表,皇帝若是離經叛道,背叛自己的階級,下場只能是被趕下臺。” 

 “9月19日,慈禧聽說英、俄在山海關一帶有不正常的軍事調動,可能會引發邊患。” 

 “加之慈禧還聽說光緒第二天要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打算聘請伊藤博文為客卿,主持變法。” 

 “慈禧認為這很扯,便從頤和園回到紫禁城。” 

 “當天晚上,慈禧見到光緒,要求逮捕維新派,光緒不同意。” 

 “兩人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慈禧返回了頤和園。” 

 “9月20日,康有為悄悄離京。” 

 “同一天深夜,慈禧接到榮祿密報,說光緒打算對付自己。” 

 “慈禧聞言大驚,不等天亮就趕回紫禁城,直入皇帝寢宮,將光緒囚禁於瀛臺。” 

 “然後發佈訓政詔書,宣佈臨朝訓政。” 

 “又以結黨營私妖言惑眾的罪名,出動三千士兵在全城搜捕維新派人士。” 

 “部分維新派和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被抓,這就是戊戌政變。” 

 劉徹:這個康有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僅害了自己的弟弟,也害了光緒被軟禁。 

 他原以為康有為有什麼大能耐,現在看來和光緒一樣,都是志大才疏的庸人。 

 圍園殺後也不知道康有為是怎麼想出來的,不僅想法很可笑,就連計劃也不靠譜。 

 而且這麼重大的刺殺事件,居然也能擅自做主,不和光緒商量一下。 

 孝道對於皇帝而言,異常重要,光緒要是知道康有為的計劃,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可就是康有為自作主張,導致光緒也被坑害了,成為了階下之囚。 

 要是沒有政變謀逆這件事,以慈禧對光緒的感情,還不會把光緒怎麼樣。 

 可康有為策劃了政變,慈禧肯定會認為政變是光緒指使的。 

 兩人哪怕再深厚的感情,對於想要致自己於死地的人,慈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此時慈禧還沒有打算殺人,但是到了9月28日,康廣仁招供承認了圍園殺後的驚天密謀。” 

 “慈禧聞言勃然大怒,隨即令人宣讀懿旨,大逆不道,劫持皇太后。” 

 “結黨營私和劫持皇太后這兩個罪名的區別很大,前者充其量只是內部矛盾,搞小動作免官就行了,而後者則是妥妥的謀逆大罪。” 

 “對此,慈禧決定殺人立威。” 

 “隨後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被押赴菜市口開刀問斬,這六人便是戊戌六君子。” 

 “維新派的一番瞎折騰,不僅坑了自己,也坑了光緒。” 

 “對於慈禧來說,她悉心培養光緒,光緒要變法她很支持。” 

 “儘管光緒做了一些有違階級利益的決策,但是沒關係,有自己撐著出不了什麼大事。” 

 “只是某些維新派不是東西,要逮起來安撫人心,就這麼簡單。” 

 “但慈禧萬萬沒想到,自己養了二十多年的養子,居然要把自己給抓起來殺了。” 

 “這對慈禧的人生形成了重大轉折,導致了慈禧與光緒之間的關係徹底崩裂。” 

 “從過程和結果來看,戊戌政變顯然是個烏龍。” 

 “康有為以為慈禧會對光緒不利,為了變法成功,制定了一個圍園殺後的計劃,這個計劃光緒應該是不知道的。” 

 “而慈禧知道了圍園殺後的計劃後,以為光緒要殺了她。” 

 “出於自身安全,便解除了光緒的一切權力,將其軟禁了起來。” 

 “而光緒在整個事件中,很可能就是一個躺槍的角色。” 

 “於是,歷史上著名的百日維新就這樣以一場鬧劇的形式結束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1898年的戊戌變法能夠成功,中國的歷史進程也顯然會完全不同。” 

 “但歷史沒法假設,只能感嘆國運衰敗至此,說再多也沒用了。” 

 清朝晚期的老百姓對康有為怒罵的同時,對躺槍的光緒也格外同情。 

 清政府的權力一直被慈禧牢牢掌控,毫無實權的光緒原本就很可伶。 

 可現在光緒經過被康有為這麼一坑,直接被慈禧軟禁起來了,要多悲慘有多悲慘。 

 不過相比於光緒皇帝的悲慘,他們普通老百姓要更加悲慘。 

 要是變法可以成功,大清的實力也會增強,也就不用擔心被列強欺負了。 

 可變法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們老百姓依舊擺脫不了被剝削壓榨的命運。 

 不過即便沒有康有為發動政變這件事,在慈禧撐腰的反對派的強烈阻攔下,維新變法依舊不可能取得成功。 

 此時此刻,清朝晚期的老百姓眼神非常迷茫,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