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72章 既生瑜,何生亮

 第272章 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國時期眾多的謀士中,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謀士,那就是周瑜。 

 有關周瑜的文學作品中,以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最為廣泛。 

 小說為了塑造劉備陣營的正面形象,凸顯諸葛亮的智慧。 

 將周瑜描寫為心胸狹窄、不能容人的反面人物,對許多史實進行了再加工。 

 如赤壁之戰主要是周瑜等東吳將領的功勞,諸葛亮並未直接參與,小說中卻將孔明借東風的情節作為火攻成功的關鍵。 

 草船借箭正史上是孫權的事蹟,小說中處理成因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引發。 

 正史中劉備眼中的周瑜是心胸開闊,小說中的周瑜卻是器量狹小,時刻不忘對劉備的陰謀算計。 

 最後周瑜甚至被諸葛亮三氣而死,致使後世流傳下諸葛亮三氣周瑜的典故。 

 實際從赤壁之戰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和周瑜並沒有什麼交集。 

 還曾經在家鄉擔任過當地的學官,傳授經書和禮儀等知識,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學生。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後,董卓專權,眾多州郡起兵討伐。” 

 蘇晨對於周瑜被嚴重詆譭,也是忿忿不平。 

 “周瑜收到信後,馬上帶領部下家兵數千人奔赴和縣,同時還帶去了大批舟船糧草。” 

 小說諸如此類的諸多情節,是為了情節和主題需要的藝術加工,與史實不符。 

 “於是寫信給周瑜,邀請他共下江東。” 

 “打敗了笮融、薛禮,進而攻佔南京江寧湖熟鎮,進入江蘇丹陽,揚州刺史因此逃走。” 

 周瑜少年時期生活在富春江邊,喜好文學和音樂。 

 “孫策認為以當前的軍事實力,去平定江蘇蘇州、浙江紹興、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已經足夠,便請周瑜回去鎮守丹楊。” 

 “周瑜長大後,身材高大、容貌英俊,且精通樂律。” 

 要說三國中誰被黑得最慘,那必然就是周瑜了。 

 “於是,周瑜與江東名士程普、張昭等人共同協助孫策。” 

 周瑜在軍事上的成就讓其被稱為赤壁上的名將,但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流。 

 “公元191年,孫堅與劉表作戰時身亡,年方十六歲的孫策成為繼承人。” 

 周瑜的家庭背景比較顯赫,是當時的東吳名門望族周氏家族的後代。 

 同時還推廣了儒家思想和文化,深受民眾喜愛。 

 “堂祖父周景、堂叔父周忠都曾官居太尉,父親周異曾擔任洛陽令。” 

 “周瑜與孫策同年,兩人當時都是十四歲,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誼。” 

 “公元195年,周瑜前去探望擔任丹楊太守的叔父周尚。” 

 而且非常重視教育和文化,曾經主持編纂過經典文學作品。 

 對於周瑜的為人做事,他是非常欽佩的。 

 “高祖周榮曾任漢章帝、漢和帝兩朝尚書令。” 

 李白:周瑜才華橫溢、文武兼備,卻被編排成那樣,確實有些過分了。 

 “孫策大喜過望,對周瑜說,我得到了你相助,大事就順利了。” 

 周瑜的父親周景是當地的士族,對其教育非常注重,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尤其是琴藝超群,常常彈奏《高山流水》等名曲,被譽為江表之虎。 

 “當時孫策的軍隊已經發展到數萬人,在繼續東進之前。” 

 至於周瑜死後,前來弔唁的也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正史中並沒有臥龍弔孝一事。 

 後來,周瑜跟隨父親周景擔任過富春縣令的助手,為人正直廉潔,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和尊重。 

 後來在東吳軍事和政治領域中,也展現了非凡的才華和領袖魅力,為東吳建國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他最敬佩的,是周瑜年少時就顯示出了非凡的才華,擅長詩詞和音樂。 

 東漢末年,諸侯眾多,周瑜是一個很有志向的人。 

 “軍事行動進展非常順利,連續攻克和縣東南、和縣東、南京江寧秣陵關等地。” 

 李世民:周瑜投奔孫策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要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周瑜讓出了家裡的路南大宅給孫家居住,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之間交往密切。” 

 “吳郡豪族孫堅也參加了討伐董卓的聯軍,臨行前將家眷安置到舒縣,周瑜因此結識了孫堅的長子孫策。” 

 總的來說,周瑜的英雄氣概讓他敬佩,絲毫不弱於三國時期的其他謀士。 

 之所以會看中當時還沒有勢力的孫策,在他看來,主要有兩點原因。 

 硬是從一個偉光正的正面形象,被抹黑成一個善妒的小人形象。 

 “此時孫策正決定脫離袁術,借兵三千欲返回故土江東發展,方要進入安徽和縣東渡長江。” 

 “公元175年,周瑜出生於廬江郡舒縣,其家庭為世家大族。” 

 一是孫策名氣大,因此周瑜就特意去拜訪孫策了。 

 周瑜雖然是一個志向遠大的人,但是卻沒有什麼名氣。 

 可此時孫策在江淮很有名氣,於是周瑜就主動去見孫策了。 

 周瑜和孫策兩人見面後,猶如親人。 

 孫策雖然名氣大,但是居無定所,於是周瑜將自己家的房子讓給孫策及其家人居住。 

 也正因如此,兩人結交為朋友,這為周瑜投奔孫策打下了友誼的基礎。 

 第二個原因,就是孫策邀請周瑜一起去江東。 

 那時周瑜正在尋找出路,有了事業發展的方向,於是就立即去投奔了孫策。 

 不過周瑜和孫策雖然成為朋友,但是他們的前途當時並不明朗。 

 孫策在接任他父親位置後,決定去江東發展。 

 可是孫策此時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擴充他的勢力,因此他想到了周瑜。 

 而周瑜也在此時考慮去哪發展,受到孫策的邀請後,當然就同意了。 

 周瑜能夠投奔孫策,說明了孫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也證明了周瑜是一個有眼力的人,這也證實了英雄惜英雄這句話。 

 周瑜懷揣抱負,自然要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因此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孫策。 

 這讓他明白,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志同道合才能互相扶持。 

 “周瑜回到丹楊不久,袁術不願孫策勢力發展過大,就派遣其弟袁胤取代了周尚擔任丹楊太守。” 

 “見此情形,周瑜只好跟隨叔父一起來到安徽壽縣。” 

 “公元198年,袁術賞識周瑜的才幹,想任命他為手下將領。” 

 “此時周瑜已在袁術帳下三年,對袁術的眼光和性格非常瞭解,認為他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 

 “於是請求去離長江不遠的安徽桐城南做縣長,以尋找機會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擔任縣長的時候,周瑜結識了安徽定遠的豪族魯肅。” 

 “當時周瑜帶兵拜訪魯肅借糧,魯肅家有兩穀倉米,各三千斛,便當即指了一穀倉相送。” 

 “周瑜因此認為魯肅非同常人,於是與魯肅結交,兩人發展出了深厚的友誼。” 

 “後來袁術想任命魯肅為東城長,魯肅也認為袁術不能成事。” 

 “於是放棄了官職,攜帶家屬及豪俠一百多人,來到居巢,與周瑜結伴東渡。” 

 雍正:縱觀周瑜的一生,完美一詞堪稱是他的主旋律,可惜慢慢被抹黑成了負面形象。 

 指周瑜的軍事生涯從二十一歲起,至三十六歲止。 

 十五年間作戰多次,從未失敗,堪稱三國罕見的常勝將軍。 

 特別是赤壁之戰,以三萬之眾迎戰二十多萬敵軍,以一當十取得完勝,更是罕見的經典戰例。 

 周瑜生命最後三年間,連續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戰的勝利,促成了三分鼎立歷史格局的初步形成。 

 從輝煌戰功、重大影響來看,他可以推選周瑜為孫吳名將的第一名。 

 再結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對國家所起的脊樑作用,可以評為三國完美型名將第一人。 

 一開始對周瑜的正面評價中,有一大部分來自文人詩詞。 

 尤其唐宋時期,眾多著名詩人的都在作品中歌頌周瑜文韜武略的英雄形象。 

 但可惜的是,後來不少朝代對周瑜的評價大加抹黑。 

 東晉由於偏安江左,為了維護統治地位,開始宣揚正統論。 

 於是奉同樣偏安一隅的蜀漢為正,貶低曹魏和東吳,這時就有人開始稱周瑜為小人。 

 唐宋之間,正統之爭的影響也反映在了文學中。 

 如唐代杜牧詩中稱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認為周瑜赤壁取勝有東風的僥倖因素。 

 宋代朱熹理學大興之後,蜀漢的正統地位進一步加強,周瑜的評價也進一步受到打壓。 

 宋元之際出現的小說話本中,周瑜的形象已不再心胸廣闊,而是嫉賢妒能。 

 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出現,更加強了周瑜善妒的形象,進一步影響到了大家對周瑜的負面評價。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江東。” 

 “孫策非常高興,親自出城歡迎,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將的官職,還撥給兩千名步兵、五十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