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1章 科聖張衡

 “除此之外,張衡還是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數學天才。”

 “張衡給立方體定名為質,給球體定名為渾。”

 “張衡研究過球的外切立方體積和內接立方體積,還是中國第一個理論求得π的值的人。”

 “不過,張衡在這個職位上兜兜轉轉了十四年,還在原地踏步。”

 “張衡看朝廷也沒有讓他升職加薪的意思,於是他就寫了一篇《應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意思就是不要擔心職位不夠高,而應該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

 “不要以自己的收入不夠高而感到恥辱,而應該想想自己的學識夠不夠淵博。”

 “公元132年,已經54歲的張衡又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測量地震方向的儀器——地動儀。”

 “這是因為當時地震頻繁,而古人又搞不清地震的原理,就搞一些裝神弄鬼的言論來解釋地震,於是張衡就想造一臺能測定地震的儀器。”

 “公元133年,55歲的張衡升職當了侍中。”

 “順帝任用他在自己身邊,對國家政事提出意見。”

 “張衡常想著如何立身行事,認為吉凶禍福不易明白。”

 “所以寫了《思玄賦》,表達和寄託自己的情志。”

 “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扶,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張衡:殘酷的地震災難對老百姓的傷害很大,所以我才下決心攻克這一難題。

 在他生活的這個時代,較大規模的地震屢屢發生。

 地震災難造成了成千上萬老百姓的流離失所,很多人都因為地震災難而死亡。

 因此他想著要是人們能提前知道地震即將發生,就可以提前躲避,避免災難的發生。

 也正因如此,他才決定研究一種儀器來幫助人們預測地震。

 自那以後,他開始埋頭苦讀,翻遍了父親的所有書籍。

 只要是關於地震的內容,他都認真地記錄在筆記本上。

 甚至常常為了查找資料,他會走很遠的路去向別人借書。

 此外,他還會到曾經發生過地震的

地方去訪問當地老百姓,詢問地震發生前後的情況,並向經驗豐富的老人請教。

 通過這些努力,他收集到了大量關於地震的資料。

 他通過所收集到的資料瞭解到,地震發生時通常會有輕微的震動,一般人難以察覺。

 但倒立的物品會隨著震動而倒下,這些細節常常被人們忽略。

 直到地震真正發生,人們才會意識到逃離已經來不及了。

 瞭解到這些之後,他便開始著手研製地震儀器。

 經過無數次的推敲和修改,他最終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夠準確測量地震的時間和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個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頭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公元136年,張衡被外調任河間王劉政的國相。”

 “那個地方被劉政搞的是烏煙瘴氣,不遵紀守法的大有人在。”

 “張衡到任後就是一頓整治,一下就給治好了,他也因此獲得了清廉執政的好名聲。”

 “任職三年後,張衡遞下了辭職信想回家了,卻又被徵召拜為尚書。”

 “公元138年,張衡已經60歲了。”

 “張衡又寫了一篇《歸田賦》,表明這個家他一定要回,棄官歸田勢在必行。”

 “張衡在賦的開頭就說,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這個時候,張衡已經不再想追求什麼了,只想迴歸他自己,不為世俗所累。”

 “或許追漁夫以同嬉,超塵埃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才是張衡理想的生活。”

 “公元139年,就在張衡寫《歸田賦》的第二年冬天。”

 “張衡安然逝世了,享年61歲。”

 “回顧張衡的一生,他有的不僅僅是各個領域都精通的天賦和能力,也不僅僅是各種各樣的發明和成就。”

 “更是人類在探索天地之間的奧秘時有的勇氣和智慧,以及人類在追求技術進步時的毅力和創造力。”

 “而在後世,浩瀚宇宙裡也有張衡的影子。”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聯合國天文組織於1970年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後來又於1977年,將太陽系的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

 “2003年,國際小行星中心為紀念張衡及其誕生地河南南陽,將小行星9092命名為南陽星。”

 李世民: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整個世界史上亦所罕見。

 張衡創渾天學說,說明天象的運行原理。

 製作的渾天儀,其結構之精巧前所未有。

 漢代有學者參觀了這個儀器,曾經有願意終生陪伴在渾天儀裡的感嘆,足見張衡的偉大和渾天儀的精巧絕倫了。

 張衡不但對於天文有很好的成就,還發明瞭候風地動儀。

 同時,張衡也是有數的文學家和藝術家。

 無疑像張衡這樣的人,在任何時代,都可以成為一個鳳毛麟角的人。

 張衡在一生中,刻苦鑽研,毫不倦怠和自滿,精益求精的前進。

 不論在知識領域的哪一方面,張衡的造詣都是廣博而精深的。

 文學藝術上有著優秀作品,天文歷算上有著綜合研究,機械製造上有著特殊技巧。

 而且在學術思想上張衡曾堅持反預言書籍的鬥爭,在政治實踐上也曾有積極而進步的活動。

 尤其在自然科學方面,張衡有如渾天儀和地動儀等空前發明。

 這些豐富而珍貴的功績,在中華科學史上都佔著崇高的地位,值得他大唐子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