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5章 《天工開物》

 第295章《天工開物》

 在各朝各代,自然科學最為昌盛的朝代是明朝。

 明朝出現的偉大科學家並不僅僅只有徐光啟一人,還有因為《天工開物》而被世人所熟知的宋應星。

 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其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諸多學科。

 而其中最傑出的著作《天工開物》,則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同時,《天工開物》也是中國首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科學著作。

 “宋應星,大明萬曆十五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府奉新縣。”

 “他的曾祖父宋景,曾任南京光祿寺卿、工部尚書等高官。”

 “宋景第三子宋承慶是縣學廩膳生,即由官府提供膳食津貼的生員。”

 “但宋承慶二十六歲就死了,留下一個兒子宋國霖,他就是宋應星的父親。”

 一般的讀書人都渴望自秀才爬到進士,宋應星的祖父、父親都是秀才。

 至明末科舉已成為權貴及富家子弟升官發財的階梯,進階之人多靠家世賄賂而得逞,科場作弊成為一般現象。

 鄉試的成功使宋氏弟兄信心倍增,當年秋便北上京師準備參加會試,結果卻名落孫山。

 完全可以說,宋應星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都用在科舉應試上了。

 “在性格和處世上,宋應星不願阿諛權貴和諂媚名流。”

 採取愚民政策,極力推行程朱理學,奉行**的科舉制度。

 要不然的話,中華民族如今也不會面臨被西方列強欺辱的局面。

 “從而擴展了知識面,使自己不同於那些死啃八股文章的書呆子。”

 “常與同窗好友赴本縣風景名勝處郊遊,相互激勵,縱談天下事。”

 不過讓他有些惋惜的是,宋應星的科學成就在當時不被重視。

 這除了表明宋應星堅決抗清的思想至死不渝外,更看出宋應星與科舉取仕決裂的心情。

 “宋國霖在科舉道路上頗為失意,沒有做過像樣的官職,家境漸漸衰落,而宋應星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中。”

 “事後得知,這次考試有嚴重的舞弊行為,這怎能不令人氣憤。”

 “除此之外,宋應星還對天文學、聲學、農學及工藝製造有著很大興趣,熟讀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書。”

 先後五次北上會試,均告失敗。

 “而且,宋應星還喜歡音樂和作詩。”

 “而喜歡結交為人清正耿直、不與世俗為伍、勤於著述及熱愛讀書的人。”

 “宋應星想到祖父和父親在科舉道路上消磨青春的辛酸遭遇,功名心不由得冷淡下來。”

 宋應星生前教導子孫,一不要科舉,二不要做官。

 “年紀稍長,宋應星考入本縣縣學。”

 “同年冬天,兄弟二人興致勃勃地離開家鄉,來到京師,參加次年的會試,結果沒有考中。”

 因此不再應試,斷絕了科舉之念憤而轉向實學,鑽研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科學技術問題。

 “萬曆四十三年,宋應星和他的大哥宋應升一起參加江西省鄉試。”

 宋應星前半生的經歷和感受,使自己由理學主義者變成了現實主義者。

 宋應星親眼目睹了官場和考場的黑暗,科場營私舞弊,壟斷仕途。

 “宋國霖對兒子宋應星的管教是嚴格的,很小就教他識字讀書。”

 宋應星出生在這樣一個官僚地主家庭,雖然當時家道中衰,但青年時代的宋應星也是要走科舉功名的老路。

 嚴酷的現實使宋應星認識到,以儒家經典為是非標準的科舉制度的醜惡。

 “宋應星小時候也很好學,且聰明強記,才幾歲的年紀就能作詩了,很得長輩的喜愛。”

 明代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從思想上進行嚴密的控制。

 “奉新縣諸生中只有他們兄弟中舉,故稱奉新二宋。”

 “在縣學,除了熟讀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以完成科舉考試所必需的課業外。”

 《四書》《五經》不但是讀書人必學的教材,而且還是科舉考試的命題內容。

 “宋應星還讀了《左傳》《國語》《史記》等史書,以及諸子百家、文學、自然地理、農業工藝等方面的書籍。”

 梁啟超:宋應星認識到科舉制度的**後,就已經徹底死心了。

 宋應星出生於明萬曆時期,當時仍然盛行科舉制度。

 最後一次會試時,宋應星已45歲,雙鬢見霜。

 “在一萬多名考生中,宋應星考取全省第三名,其兄宋應升名列第六。”

 “應該說,青年時的宋應星就已經成為一位博學多識之士,有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規定以儒學思想作為全國的統治思想,而以理學大師朱熹對經書的註釋和解說為範本。

 宋應星和他哥哥宋應升兩人同時中舉,

一時名聲大振,被人們稱頌為奉新二宋。

 “他回到家裡,很感慨地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家食之問堂。”

 “意思就是寧願在家吃普通百姓的飯,也不追求做官吃俸祿。”

 “此後,宋應星把主要精力用於遊歷考察。”

 “通過實際見聞,將各地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及經驗記錄下來,為編寫一部科技專著作準備。”

 “崇禎八年,年近五十的宋應星由於生計等原因,到本省袁州府的分宜縣任縣學教諭。”

 “教諭是縣學教官,級別很低,月俸也很少,是當時士大夫口中所謂的冷官。”

 “但當冷官也有個好處,就是事情少,閒暇時間多。”

 “當教諭是宋應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段時間裡,他能夠專心致志地寫作。”

 “其主要著作都完成於此時,包括聞名後世的《天工開物》。”

 “崇禎十六年,宋應星又出任南直隸鳳陽府亳州知州。”

 “此時的明朝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以及清軍的進攻下,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可能覆亡。”

 “一年後,也就是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

 “大明崇禎帝自縊,明朝結束了長達276年的統治。”

 “幸得明朝宗室重新建立南明政權,給了宋應星及其兄長新的希望。”

 “然而,南明小朝廷派系爭鬥激烈,士兵戰鬥力薄弱且軍心渙散。”

 “隨時可能向清廷投降,因此南明政權僅存18年便煙消雲散了。”

 “公元1646年,已知復國無望的宋應升服鴆毒以身殉國。”

 “深受打擊的宋應星歸隱鄉間過著清貧生活,哪怕晚年生活拮据,也不再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