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5章 《天工開物》

 “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80歲的宋應星與世長辭。”

 “宋應星留下家訓,告誡後人不要參與科舉考試,也不要入仕為官,只需書香傳世家即可。”

 孫中山: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能得以面世,離不開明朝末年工農業生產技術的興起與發展。

 在明清封建王朝,並沒有人能意識到《天工開物》的重要性。

 直到西方列強用科學轟開了中國的大門,所有的中華兒女才認識到宋應星的偉大。

 而宋應星之所以能編寫出《天工開物》這等曠世鉅著,和明末當時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

 隨著資本主義的悄然興起,科學革命和技術也迅猛發展。

 這是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大變動,在中華大地發生了廣泛反響。

 毫無疑問,這些新情況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使得明代科學具有與前代不同的特點。

 明代的科學界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科學技術復興運動,並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明代農業相當發達,為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明代農業生產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諸如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複種指數,改進耕作栽培技術,推行多熟制的精耕細作等。

 小麥移植便是從明代才發展起來的新技術,而冬谷法是北方興起的早播早收技術。

 與農業有關的水利也受到很大重視,普遍使用各種簡便機械灌溉供水。

 明代經濟作物栽培面積顯著增加,是當時的商品經濟在農業方面的反映。

 各種油料作物、茶、漆油桐和植物染料的種植,都比前代有進一步發展,通過商業渠道行銷各地。

 明代手工業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在生產規模,產品種類和質量以及技術水平上超過了前代。

 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商業和城市也隨之繁榮起來,對外貿易也有了發展。

 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在宋應星的故鄉江西省也有顯著發展。

 加上宋應星在各地進行廣泛的遊歷,目睹這些新局面,這使宋應星有可能把所見到的工農業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狀況記載下來。

 因為明代聚集起來的工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經驗,必須有人出來加以總結。

 比家庭手工業規模更大的工廠手工業,要求運用科學知識、較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來組織生產。

 這就不但為《天工開物》的成書提供了社會上的實踐需要,也提供了客觀可能。

 通過《天工開物》這部書可以看到明代工農業生產技術,達到了比較高的技術水平。

 “我們今天提到宋應星,往往想到他的《天工開物》。”

 “其實,宋應星才大學博,研究領域涉及自然及人文學科,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不僅在科學技術方面有著傑出的貢獻,而且在哲學、軍事、政治、文學諸領域均有建樹。”

 “宋應星的作品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屬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包括《天工開物》《觀象》《樂律》等。”

 “二是

屬於人文方面的,有《野議》《畫音歸正》《雜色文》《春秋戎狄解》等。”

 “三是介於上述兩大領域之間的,如《原耗》《卮言十種》等。”

 “四是屬於文學創作的,如《思美詩》《憐愚詩》等。”

 “可惜的是,這些著作大多已經散失,現在保留下來的有不多。”

 “宋應星一生經歷了大明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大清順治、康熙六個時期,親身經歷了明亡清興的歷史變革。”

 “面對明朝的衰落,社會的動盪。”

 “宋應星有著自己的思考,並體現在他的作品中。”

 “比如,《野議》就是一部議論時局的政論著作。”

 “書中尖銳抨擊了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壓榨百姓和奢侈揮霍的行為,指出朝廷以籌辦軍餉為名,搜刮與加派有增無減。”

 “還有,皇帝派出去的宦官和地方上的藩王魚肉百姓。”

 “宋應星憤慨地寫下自己目睹的事實,老百姓繳納不起沉重的賦稅,官府就嚴刑逼迫,最終導致官逼民反。”

 蔣介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是為新興的工人階層的利益服務的。

 社會經過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封建統治,至明朝末年已經進入了急劇衰敗階段。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至嘉靖、萬曆年間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科學技術的進步,又促進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農村生產力的提高。

 而農業又為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商品市場,促進了工業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

 加之交通運輸業的發達,更加速了生產技術的交流與提高。

 加之新的勞動者階層的出現,為資本主義萌芽提供了條件。

 據他了解,萬曆年間只蘇州一地就有一萬多紡織工人。

 機戶出資,機工出力,具有資本僱傭關係。

 雖然資本主義萌芽已經滋長,但卻終究未能突破封建生產關係的束縛。

 城市工商業爆發的百姓運動,以及廣大農民的起義鬥爭,雖然動搖了中央集權的上層建築和以農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

 但由於中華封建制度的頑強性,阻礙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

 而宋應星順應了資本主義萌芽顯著發展的歷史潮流,順應了時代的要求。

 編著的《天工開物》是為有志於發展工農生產,繁榮商業的人提供的參考書。

 從宋應星編寫《天工開物》就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原本是有機會超越西方國家的。

 只是有些可惜,滿清滅亡明朝後,也一併把科學扼殺了。

 致使中國和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於到了如今無法挽回的局面。

 “宋應星還大膽提出,不應向百姓增加賦稅,而應該節省無益的開支。”

 “不得不說,宋應星對當時社會弊病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分析得也很到位。”

 “體現了一位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之心,以及敢於批評時政得失的勇氣。”

 “宋應星還注重和追求風俗的純化,在《野議》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

 “風俗是指社會風氣,人心是指思想,宋應星認為風俗和人心是相互影響的。”

 “宋應星強調一個社會穩定的標誌是人心安定,要想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