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24章 儒家異類荀子

 第324章 儒家異類荀子

 韓非子師從荀子,提起荀子,存在感似乎不是很強。

 雖然同為儒家三巨頭之一,但世人常常聽說孔孟之道,卻鮮有聽到荀子的大名。

 可要說對後世王朝社會制度的建設,荀子的影響力是最大的,稱他為封建王朝的設計師都不為過。

 荀子先學儒,後學法,最終儒法兼通,成為一代宗師。

 他的人性本惡論發人深省,跟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形成鮮明對比,深刻的影響了後世王朝的發展。

 作為春秋戰國時代最後一位聖人,荀子是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更是大一統王朝歷史發展的指路人。

 “春秋戰國時期,既是一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也是一個雄性荷爾蒙氾濫成災的年月。”

 “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男人們充滿了血性和征服欲,且思維極其深邃。”

 “他們要麼崇尚武力,熱衷於殺伐征討,不斷刷新戰爭奇蹟。”

 “要麼就是拼命的玩腦子,湧現出了一大批聖人級的思想家。”

 “荀子,趙國人,貴族之後,老家在山西省安澤縣一帶。”

 “荀子這輩子總的來說有幾大特點,首先就是他活的時間特別長。”

 “其實儒家的幾個大佬都很高壽,比如孔子活到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

 “荀子的壽命雖然史書上沒有準確的記載,但涉及到他一生的考古材料綜合起來分析,起碼也得有七八十歲。”

 “而且荀子不服老,心態一直很年輕。”

 “他曾經說年紀雖然大了,身體不如從前,但是智力和判斷力還是和年輕時一樣的。”

 “荀子第二個特徵是能折騰,過過的地方很多。”

 “孔子和孟子也曾經周遊列國,但他們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就是在山東河南兩省。”

 “然而荀子齊楚燕趙秦他都去過,可以說活動範圍非常的大。”

 “活動範圍大,活的時間長,荀子經歷的事也就更多。”

 “所以,荀子這輩子的第三個特徵就是遇見的糟心事兒太多了。”

 “經歷了戰國末期幾乎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甚至可以說荀子去哪哪就要出大事。”

 “戰國發展到了荀子生活的年代,亂世戰亂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人和事也都沒節操到了極點。”

 “所以這些歷史大事件都極為血腥恐怖,充滿了人性的醜惡和扭曲,讓荀子對於人性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劉徹:荀子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儒法兼通,最得意的就是有韓非、李斯、張蒼這三位得意弟子。

 荀子經過數十年的宦海沉浮,對法家理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成為儒法兼通的一代宗師。

 韓非、李斯、張蒼等人紛紛慕名而至,拜荀子為師,學習荀子博大精深的儒法理論。

 韓非成為法家集大成者,也是荀子最得意的弟子,創作有法家鉅著《韓非子》。

 荀子的理論,韓非學得最深,領悟得最全。

 關於人性本惡與人性本善,韓非在老師的教導下,悟出了新的理論,那就是人性本利。

 韓非認為,人性有善有惡,善惡本一體。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善與惡可以互換位置,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追求利。

 人性善惡只在一利之間,要勸人為善,要阻人作惡。

 李斯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成為一代名相。

 在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李斯一人的作用相當於蕭何與張良的合體。

 李斯將荀子的實務能力學得最全,治國理政是李斯的看家本領。

 秦國大小事務李斯都能依法而定,依例而判,既快且準。

 李斯的政務能力十分突出,除了行軍打仗不行外。

 運籌於帷幄之間、徵兵積糧發響,李斯皆精通,總能精準處理一切政務。

 張蒼對於漢承秦制起到了至為關鍵作用,他恢復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

 張蒼拜師於荀子門下,曾任大秦帝國御史,掌管宮中的各種文書檔案。

 大漢王朝建立之後,張蒼先後擔任過代相、趙相等官職。

 張蒼幫助高祖皇帝清除燕王叛亂有功,被高祖皇帝晉封為北平侯。

 文皇帝時灌嬰去世後接任丞相一職,後因政見不同而自動引退。

 “荀子經歷的第一件糟心事,就是燕國的子之之亂。”

 “二十來歲的荀子開始外出尋找機會,從黃土高坡一路走到了京津冀。”

 “雖說燕王非常欣賞荀子,但並不重用他。”

 “燕王和春秋時期的宋襄公一樣,都是喜歡研究復古的書呆子。”

 “齊宣王見燕王小日子過得不錯,就派蘇代去忽悠他。”

 “在蘇代的一通忽悠下,燕王萌生了禪讓之意。”

 “也想學著堯舜這些先王搞個禪讓,把位置傳給相國子之,好讓自己留下千

古美名。”

 “但燕王這麼搞,太子就不樂意了,於是就爆發了慘烈的子之之亂。”

 “齊國一看忽悠效果不錯,於是就和中山國一起攻打燕國,沙戮無盡,幾乎讓其亡國。”

 “荀子目睹了事件的全過程,可謂痛心疾首。”

 “他也曾勸燕王不要胡來,但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就為老師鳴不平,他感慨道燕王認為子之賢明而否定老師,故而慘遭殺戮。”

 “荀子經歷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五國伐齊。”

 “荀子離開燕國後去了齊國,跑到稷下學宮跟天下名士討論學術。”

 “經過一系列激烈的辯論後,荀子脫穎而出,成為了首席專家,也就是祭酒。”

 “荀子的口才在那個時代是無敵的,語速快,吐字清晰,邏輯嚴密,旁徵博引,環環相扣,讓人無從辯駁。”

 “曾經把一個老學生直接給辯駁到心臟病發作,可以說是相當殘暴。”

 “還有一次,據說荀子喝大了,居然狂批孟子,稱自己才是孔子真正的傳人。”

 “荀子一生曾三次為稷下學宮的祭酒,是那個時代最牛的學術泰斗和辯論專家。”

 “荀子第一次來到齊國時,齊國的國君是在濫竽充數故事中喜歡聽獨奏的那個。”

 “齊王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四處征戰,把天下都揍了個遍,還想滅周當天子。”

 “齊國經歷了田齊桓公、齊威王、齊宣王三代明君的勵精圖治後,已經達到了國力的巔峰,強盛一時。”

 “齊王先是發動垂沙之役,痛打楚國讓其成為小弟。”

 “接著又夥同韓魏暴揍秦國,把秦國的函谷關都打掉了,逼得秦國割地求和。”

 “然後他又暴揍燕國,攻打韓國,吞併宋國。”

 “在吞併了天下膏腴之地後,齊國一躍成為了力壓秦國的超級大國,天下呈現出了一超多強的局面。”

 “那會兒的齊王真是飄了,你聽他的,他打你,你不聽他的,他也打你。”

 “可由於太霸道,終於遭到五國攻打。”

 “齊國幾乎亡國,齊王也被殺。”

 “經過這一番動亂後,稷下學宮也解散了,荀子只能逃離了齊國。”

 “因為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關係不錯,荀子就投奔了黃歇成為門客。”

 “藉助了黃歇的影響力,荀子也有機會結識了更多楚國的社會名流。”

 “並考察了楚國的政治、文化、經濟、風土人情等,為日後他在南陵為政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雖說孔孟之道是歷代帝王推崇的,但真正的統治思想則是荀子的外儒內法。

 荀子年少時去齊國遊學,學習孔子之道。

 在稷下學宮跟群儒論辯,又博眾家所長。

 於是思想漸漸自成一系,但仍屬於儒學範疇。

 孔子的中心思想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法。

 荀子以孔子為聖人,反對孟子的哲學思想,認為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

 孟子以義為大旗,佔領道德制高點,提出了人性本善理論。

 認為仁義禮智四種善德,是每個人生來就俱有的。

 孟子又說水向東還是向西流的確無法判斷,但水一定是向下流的,絕不會向上流。

 人的天性就是善良,至於那些不善良的人,本非是他們天生不善良,而是後天環境造成的。

 荀子在稷下學宮博眾家所長,雖以孔子思想為主,但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正。

 通過觀察人性,得出人性本惡的觀點。

 荀子認為,所謂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

 荀子認為人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的性惡論得到其他學派的認可,但被儒家抨擊,儒生認為荀子是離經叛道的。

 來自儒生的抨擊,讓荀子感到十分迷惑,思想上的痛苦讓他決心去秦國走走,希望能得到頓悟。

 荀子所處的時代,秦國已經是天下第一強國,跟齊國並稱西東二帝。

 跟齊國不同,秦國不興私學。

 但精英人士紛紛入秦效力,且取得不錯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