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24章 儒家異類荀子

 朱棣:荀子為後世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外儒內法的思想。

 縱觀荀子的一生,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簡直就是戰國末期大事件的見證者。

 也正是因為荀子複雜多變的遭遇,讓其對社會問題的底層邏輯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對未來社會的穩定結構有了超前的構想。

 其實先秦諸子們都在追求解決亂世問題的方法,而荀子恰恰具備了後發優勢,並有了新的突破和創新。

 成為了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也為後世的王朝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藍圖。

 荀子並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也從不輕易的從道德層面批判別人。

 他是一個嚴肅認真、客觀務實、紮紮實實想解決問題的人。

 典型的儒家學者往往都具有浪漫主義的情懷,他們大聲驚呼,奔走相告,揭露社會的陰暗面,給人以生死存亡的迫切感,並且極具催人淚下的感染力。

 但荀子不是,他不是一個喜歡以情動人的人,更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

 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也就是韓非子所諷刺的那些滿嘴漂亮話,但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卻毫無用處的儒生們。

 翻開荀子的書不難發現,雖然他經歷的糟心事是最多的。

 但荀子的書籍中幾乎不見對自己

所處年代裡的災難,也不喜歡在道德層面對別人指指點點,這是荀子跟其他儒生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荀子的著眼點和立足點不是批評和感動,而是紮紮實實的想辦法解決一個現實存在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他把秦國評價為幾乎完美國家的原因,因為法家在解決現實問題這方面確實做的不錯。

 荀子到了秦國後,對秦國各種高度評價。

 秦王的威勢已經超過了商湯和周王,所控制的疆域更是上古的聖王們所不能比的。

 但秦國還不完美,還差點意思。

 秦國最大的缺憾就是沒有儒生,沒有儒生幫助治國的話,那就稱不上王道。

 而秦昭襄王生平最討厭的,就是儒生們所謂的王道。

 王道這東西不能增加糧食產量,也不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荀子進一步的解釋了儒學的作用,國君治理國家。

 如果用儒生當臣子,他們會特別敬業。

 因為儒生的人生目標,就是讓他們的君主更加尊貴。

 王道的核心意義,就是在於增加君主的合法性和百姓對君主的認可度,

 給儒生一點權,儒生就是合格的官員。

 你把權利收回來,儒生就會遵從禮的框架,安分守己的當百姓。

 而且儒生不但自己安分守己,還會帶動其他人安分守己。

 不管儒生自己混的有多慘,維護禮的原則和他們的人生價值是不衝突的。

 秦昭襄王對於這番話完全不感興趣,其實背後隱藏的邏輯深刻。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厲害,比如說朝廷向一個村子徵稅。

 如果百姓都認可這個朝廷的合法性,那麼只需派一個官員過來,就能把稅都給取走,很簡單的一件事。

 甚至連官員都不用派,直接貼一張告示,老百姓就會主動的到指定地點去交稅。

 可如果是山大王來收稅,老百姓不認可他的合法性。

 那交稅的意願就很低了,就得加派一定的武裝力量才能夠達到目的。

 法家的特色就是不在乎你心裡怎麼想的,只靠刑和賞,敢不聽話就收拾你。

 如此這般,為了保證執行力,你就得加派一些人手。

 導致收稅的成本增加,只能加大稅收,老百姓的反抗意願就會更加的強烈,伱還得加更多的人手。

 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中,那原本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給搞複雜了。

 這樣下去,一個朝廷即使主觀上不想實施暴政,那也非暴政不可了。

 而儒家就是要幫助君主建立這種從上到下的認可,也就是所謂的王道。

 這種認可機制一旦建立起來,可以大大減低行政成本和管理成本,顯著提高辦事效率。

 禮的觀念由小及大,由家到國,由父母到君主。

 徹底建立起來後,很多事根本不用去威懾、利誘和恐嚇。

 所以荀子要表達的意思是,秦國以法治國的大邏輯是沒錯的。

 簡化一些威逼利誘的環節,增加王道的認可度,可以爆發出更強的力量。

 所以,荀子認為秦國還是提高空間的,那就是把儒和法結合起來,這個思想到了後世就被提煉成為外儒內法。

 內法保證朝廷高效靠譜的運行,畢竟該做的事還是一定要做的。

 但外儒提高認可度,建立合法性,就能大大的減低內耗。

 但荀子的這番苦心,秦昭襄王並不理解,後世的儒生們也不理解,他們把荀子的安分守己理解成慫了。

 每當儒生讀到荀子的這段歷史,青筋暴突,拍案而起,感覺都快憋尋死了。

 同樣是大儒,怎麼就不能像孟子那樣呢?

 孟子見大魏王,大魏王要跟他談利,孟子直接懟,要談就談義。

 現在秦昭襄王問你荀子,儒生能夠帶來什麼好處,你荀子為啥就不能跟孟子一樣直接懟。

 結果荀子說了一大堆,彷彿要讓儒生當小綿羊,實在沒法跟孟子的浩然正氣相比。

 不得不說,產生這樣的誤解,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儒生沒有把荀子的思想吃透。

 荀子是想讓整個國家的法治和人治結合起來,讓社會高效穩定的運轉,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後世的儒生們沒有吃透荀子的意思不要緊,後世的帝王們可是看出了其中的殺招,並進行了充分的利用。

 外儒內法,這的確是治理國家、穩定社會結構的靈丹妙藥。

 後世帝王們的內心,幾乎都是赤裸裸的法家,連他也不例外。

 但帝王表現出來的向外界宣揚的,則全是鼓勵老百姓當順民的思想。

 漢宣帝就曾經評價統治的奧妙就是王霸雜治,所謂王道就是儒家的那一套,所謂霸道就是法家的那一套。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很多時候,兩者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

說,雖然一直在說儒家是孔孟之道,但真正代表中華兩千年統治主流思想的是荀子的思想。

 時至今日,再看荀子的思想,就必須從一個正確的角度來解讀了。

 荀子其實只想通過人治和法治的結合,達到一種和諧高效的運行之道,而不是控制別人的帝王之術。

 事實也證明,荀子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光有法治沒有人治是行不通的。

 法家是最討厭人治的,因為強人政治太有侷限性。

 強人在的時候,國家當然富強。

 但強人一旦倒下,國家就會立刻衰敗下去。

 比如趙武靈王、燕昭王這樣的雄主,他們一旦離世,國家就會迅速衰敗。

 只有建立法制,才能保障國家的整個系統有條不紊的運行。

 那樣即使出現一個平庸的君主,國家也會持續不斷的強大。

 秦國之所以一直強大,就是因為堅守法治而不用人治。

 韓非子的這套理論非常有道理,但也是有漏洞的。

 平庸的君主不破壞法制的話,國家當然可以一直強大。

 但如果出現了倒行逆施之輩,比如秦二世直接破壞了法治,那麼國家就只能滅亡了。

 不得不說,老師就是老師,荀子比學生看到了更深刻的一面。

 荀子說當年的后羿是神射手,他的射箭方法也沒有失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神射手。

 當年大禹制定的法律和制度,現在還能看到,但是夏朝早就滅亡了。

 所以法律制度是不能靠自己運行的,有合適的人來執行制度,就能夠很好的運行。

 失去了合適的人,這個制度就會崩潰。

 所以荀子強調好的制度是好的社會的源頭,而君子又是好的制度的源頭。

 把社會管理好靠制度,但制度運行好還是得看人。

 秦始皇駕崩後,秦法並沒有改變。

 但秦朝很快就亡了,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來運行這套制度。

 而在秦統一天下前,秦國一直蒸蒸日上,秦法的好也只是表面現象。

 沒有出現破壞法治,倒行逆施的昏君才是關鍵。

 所以作為君主自己來講,也需要儒法兼修,明白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因為一個制度一旦運行時間長了,執行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的擴大自己的利益。

 制度是無法監督自己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另一種力量來監督執行者。

 那就是儒家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荀子說禮。

 帝王也需要學習儒家的經典,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擁有仁愛之心。

 而不是像秦二世隋煬帝那樣,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不體諒老百姓的疾苦。

 這才是荀子真正要體現出的法儒結合的思想,它是一種道德詮釋,而不是一種術的解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