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懟天懟地”的易學大師,算到了自己的一生嗎?

 孫策死的時候,虞翻在富春任縣令,富春是孫策老家,從這也能看出來孫策對他的信任。

 聽到孫策死的消息,江東人心不穩,局勢比較緊張,也有很多地方長官想去奔喪。虞翻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他告訴所有人,現在局勢不好,如果長官離開轄區,可能會被有心人利用,應該原地致哀,一切都在心中,而不在形式上。

 得益於虞翻的先見之明,當時不少地方果然發動叛亂,像孫暠這種想佔領會稽郡的,都很快被撲滅,沒有形成態勢,江東地區也逐漸平穩下來。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結局如何又豈能事事如意。虞翻做事不求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曹操聽說虞翻的名聲,想要徵召他為官,被虞翻拒絕,只因為他感恩孫策。

 孔融看過虞翻的易經註釋非常驚訝,因為當時士人都以為江東地區偏遠,沒有什麼有學識的人物,但虞翻的才學已經超出人們的預料,想不到江東也有如此美玉,再也不敢小瞧江東士子。

 虞翻的直性子在孫策那裡沒事,但到孫權這裡出問題了。

 孫權讓虞翻當騎都尉,官職是提高了,但並不親近他。特別是虞翻總喜歡讓孫權少喝酒,孫家人酗酒成性,一代比一代厲害,孫權特別討厭別人勸他少喝酒。而且虞翻說話藝術不行,老是當眾頂撞孫權,搞得他沒面子,孫權就藉著別人誹謗彈劾虞翻的機會,順勢將他流放到了丹楊郡涇縣。但虞翻對工作的態度始終不變,對孫權的態度也是如此。

 大都督呂蒙知道虞翻的厲害,想辦法幫他解圍,並且帶在身邊重用。

 呂蒙就是那個吳下阿蒙,讓魯肅刮目相看的人。他為攻取荊州,謊稱回建業養病,達到麻痺關羽的目的。他跟孫權說虞翻看病厲害,沒有虞翻治不好自己的病,趁機將虞翻從流放之地解脫了出來。

 呂蒙的善意也收到了回報。他出兵沿江西下,蜀南郡太守麋芳開城投降。南郡投降相當於斷了關羽的後路,讓他無家可歸,收到降書的呂蒙興奮的在城外慶祝。

 只有虞翻比較清醒,他說以關羽的威信,城中除麋芳外,大部分人不願意真降,其中肯定有埋伏,所以勸在城外慶祝的呂蒙直接進城佔據要點,造成佔領事實。進城後,果然發現了其他人想在城內偷襲的計劃,並且平定的騷亂,徹底佔據南郡斷了關羽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