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車同軌

 [大家學習政治歷史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集裝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集裝箱通過降低海運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 

 而在兩千年之前,始皇嬴政同樣做了一件比這件事更偉大的事情——車同軌。] 

 嬴政:接著說啊,不要停啊,寡人不計較你說朕龍陽之好的事情,哈哈,這可是天然的宣傳,幾千年之後的後人親自認證。朕之前還在苦惱怎麼讓天下之人都能瞭解我秦國政策,哈哈! 

 [我們都熟悉一個詞,車轍。 

 這個詞最早的意思就是馬車路過碾壓出來的痕跡,現在我國廣大農村還有土路。 

 幾千年前的路比這還差,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日積月累走來走去,就會形成溝壑,而後面的馬車跟著溝壑行走很方便。 

 可在車同軌之前,各國的兩輪之間的距離可不一樣,甚至可能齊國北方是一種,南方又是一種。 

 每到一個新地方,那就需要換一次車,好傢伙,如今汽車備一兩個備胎已經很多。 

 那時候可不僅僅備車輪就能解決,你得多備點錢,到了新地方就要買一輛新車,如果你沒錢買新車,那不好意思你就自己新走出一條路吧。 

 可真是: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路。 

 為啥孔子周遊列國要有三千弟子? 

 除了打架,他們可得保護好買車錢,畢竟要是人少了遇到不開眼的盜賊把買車錢搶了怎麼辦?] 

 春秋戰國 秦趙邊境 

 宰予也是滿頭黑線說道:“這後人說話忒難聽了,那叫打架嗎? 

 那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還保護買車錢,我看著這後人掉到錢眼裡去了。” 

 孔子也是不禁啞然失笑,說道:“哈哈,罷了罷了,和列位諸侯大臣比起來,如此這樣說我們已經算好了。 

 不要憤憤不平了,將這後人所說之話有用的都記錄下來,看看能否用到。” 

 顏回有些疑惑的問道:“夫子,這抄後人的,不好吧?” 

 “怎麼能叫抄?這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吾等也是為了天下早日定於一,樂享王道,免受戰亂之苦。 

 就在此地休息一會兒,明日吾等便往秦國去,看看這能連出七代明君一統天下,又被列國稱為虎狼的秦國,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呀,二三子。” 

 三千弟子俯身行禮,大喝道:“謹聽夫子教誨。” 

 而山坡後的二三十名攔路搶劫的盜賊看到這個場面那是扭頭就跑,太嚇人了。 

 這麼多人,有戰車盔甲戰戈,該不會要偷襲秦國吧?我這去彙報一下,不知道有沒有賞金?這可比搶劫安全多了。 

 [而車同軌就是規定全國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一律為六尺,全國統一化標準化制度化。 

 而今天朋友們如果回農村看一下土路,也會發現有些路上會有深深的輪子印,尤其是在下雨天,如果恰好有個車子經過,它如果不順著之前被一遍又一遍壓出的印子走,是不是就特別難走? 

 但難走也能走是吧,只要車子馬力夠,努努力也能走出去。 

 但是這是因為我們如今的車輪不僅寬大而且還是橡膠製作。]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秦時橡膠位於何處? 

 [應該是南越吧,越南和馬來西亞,那時候應該統稱為南越,up主有空查查具體位置。]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謝謝 

 [不謝,如果喜歡請一鍵三連呦!] 

 嬴政茫然無神向叔孫通問去:“博士,這一鍵三連可解何意?” 

 叔孫通更茫然,看著嬴政,眼神透露出來:陛下,您覺得我比您聰明嗎? 

 大明 北平 

 朱棣語氣略帶懇求:“老大,咱先不打瓦剌,你給咱湊點軍費,咱派張輔他們去南越逛一圈,這總成了吧?” 

 “不成” 

 朱高煦那是拍案而起,大喝道:“老大,你別給臉不要臉,你還要讓爹求你不成。” 

 “老二,你別給咱按大不敬罪名,爹,南越是咱藩屬國,您要啥下道旨讓他們進貢不就成了,我要真能湊夠軍費,您絕對扭頭就打瓦剌出了,您別把當小孩哄。” 

 朱棣像是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坐了下來,唉,咱就想出去打趟瓦剌,怎麼就這麼難? 

 大明 應天府 

 朱標卻是已經擬好旨,派人去向南越傳旨,朱元璋只是默默問道:“標兒,這古今名字或不相同,這南越知道這橡膠是啥嗎?再說了找到了還不知道怎麼做成車輪?” 

 “爹,這南越找不到,那可就是大不敬之罪,蔑視我天朝上國,咱直接派兵收回故土,那可是我漢家四郡呀。 

 再說了,能不能做出來先不說,好東西可一定得握在自己手裡。” 

 朱元璋那是滿臉怒氣吼道:“咱定了不徵之國,你就要打?咱活著你都敢這樣做?你確定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