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上心頭 作品

第 51 章 娘子與我,真是心...

 “可他運氣沒有呂繼明好,兩個人各自為戰的幾次戰役,呂繼明贏多輸少,馮朗輸多贏少,可馮朗付出的代價卻比呂繼明要更多,他的長子和次女都死在了戰場上。”

 崔雲昭有些驚訝:“次女?”

 霍檀點頭:“馮刺史家中一共有五個子女,兩個兒子三個女兒,都是正妻所出,其妻子是早年榆林節度使的長女,從小跟隨父親上陣殺敵,可謂是巾幗英雄。”

 “她嫁給馮朗之後,也跟隨大軍一起出徵,所出的五個子女都跟隨父母一起上戰場。”

 崔雲昭不得不感嘆:“真是令人敬佩。”

 霍檀點頭:“馮朗的妻子姓盧,名叫仙華,因戰功卓越被郭節制同樣加封岐陽刺史,跟馮朗是平級。”

 崔雲昭有點驚訝,但還是說:“可我怎麼沒有聽說過這位盧刺史?”

 按理說女性將軍在如今年月雖然不算多見,卻也有那麼幾名被天下人熟知。

 也正是因為亂世為王的世道,才讓女性有了出頭之日,當第一位女性被授予官職後,後面就可承襲舊例,於是越來越多的女將軍湧現。

 但戰事頻發,且不論男女,只要上了戰場都是拿命來拼,死傷在所難免,故而這些年下來,如今還在世的女將軍只剩下兩名。

 這位盧仙華崔雲昭確實沒有聽說過。

 霍檀嘆了口氣。

 “因為岐陽剛剛平亂之後,盧刺史就戰死了。”

 “那一場戰事裡,馮朗和呂繼明一起作為先鋒營,馮朗在右,呂繼明在左,而盧仙華作為中軍機動營統帥伺機增援,當時左先鋒遇敵,率先發出求救,盧仙華便二話不說領兵增援,”霍檀喝了一口熱湯,繼續道,“呂繼明的左側確實戰況激烈,逆賊劉長戴殊死抵抗,逼著士兵們以身帶火藥,戰場一片血海。”

 崔雲昭聽到這裡,忍不住蹙起眉頭。

 “盧仙華非常英勇,看到這種情況,她沒有退縮,直接領兵衝殺進去,結果可想而知。”

 “盧仙華以身殉國,而呂繼明因為運氣好,卻活了下來,甚至絞殺了劉長戴,拿了首功。”

 戰場上瞬息萬變,怨不得人,馮朗自己也是沙場老將,怎麼會不知道呢?

 “若是如此,以馮刺史的為人,大抵不會表現出來?”

 霍檀點點頭。

 “其實當時馮朗的右前鋒也很危險,當時劉長戴把騎兵都派往右側,他們拼殺得很吃力,”霍檀又忍不住嘆氣,“但當時馮朗想著增援的是妻子,不想讓妻子涉嫌,這才沒有立即呼喚增援,等到實在抵抗不住,也已經晚了。”

 “那一場戰爭,馮朗失去了妻子和女兒。”

 霍檀說到這裡,神情也有些惋惜。

 “馮氏滿門忠烈,理應受到褒獎,也應該被郭節制禮遇,但是馮朗拒絕了。”

 崔雲昭可以想到:“那時候他心灰意冷了?”

 霍檀道:“也不是心灰意冷,只是整個人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一蹶不振了,他失去了最初的心氣。”

 “他覺得是自己的錯,害死了妻子和女兒,若是一早叫救援,或許不會是最後的結果。”

 崔雲昭聽了也不是滋味。

 霍檀看她也停了筷子,想了想道:“當時郭節制要給馮朗升至團練使,被馮朗拒絕了,後來郭節制就給了豐厚的獎賞,在岐陽和博陵等地,田地就給了超過百畝。”

 “那時候我父親剛過世,我不知馮朗究竟發生了什麼,等我參軍開始行走時,馮朗才重新回到軍營,可也沒有了曾經的意氣風發。”

 “我聽人說過,他跟郭節制說自己沒出息,剩下的三個孩子不想再失去了,他也想好好活著,做個好父親,照顧妻子留下的孩子們,所以他也不需要什麼軍功了,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後來博陵被歸入岐陽轄制,郭節制本來想讓馮朗來這邊做一方統制,但馮朗還是拒絕了,這個防禦使,算是他讓給呂繼明的,他自己依舊是刺史。”

 崔雲昭若有所思:“看來,他跟反呂繼明之間的事情並不簡單。”

 霍檀點頭:“箇中細節我不太清楚,不過今日之事看來,防禦使府上並非鐵板一塊。”

 “我們都是隸屬防禦使麾下,我也被防禦使多有提拔,但整個營中的年輕俊才可不止我一個,這一次出征武平,率隊的除了馮朗,還有呂子顯,呂繼明雖然不喜歡這個兒子,卻也不會讓他就那麼混賬下去,這一次就是為了給他增加戰功的。”

 李豐年這麼一個蠢貨,這一場戰爭是穩贏的,呂子顯過去不會有危險,卻會博得好名聲,給自己的履歷鍍上一層金光。

 崔雲昭道:“也不知是真的不喜歡他,還是做給外人看的。”

 這個說法倒是很有意思。

 霍檀若有所思點點頭,然後才道:“我不去,就是不能搶了呂子顯的風頭。”

 崔雲昭眨了一下眼睛,忍不住笑了一下。

 “郎君這麼有底氣啊?”

 霍檀挑了一下眉,努力讓堂屋中的氣氛緩和下來。

 “自然是的,我若是去了,頭功肯定是我的,所以當時木副指揮同我說的時候,我就直接說不去了。”

 “這點小功,不要也罷。”

 霍檀說得大氣,可崔雲昭卻知道,他是真的把事情都看的清清楚楚。

 知道呂繼明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

 前世這一次戰爭,霍檀確實沒有去。

 可這一次,霍檀卻去了。

 “你認為是馮朗從中作梗,不想讓呂子顯拿頭功,於是便有了這一出?”

 “甚至軍令還是從防禦使府中下達的,呂繼明想要追究,也來不及了,他還要肅清府中的奸細,大抵也不會找馮朗的麻煩,他可能也不敢找。”

 霍檀點點頭,稱讚道:“娘子真是聰慧。”

 崔雲昭抬眸看了他一眼,見他一臉平靜,一點都不擔心呂繼明事後算賬的樣子,不由又笑了。

 “當時你去同呂將軍說安置流民的事情,就是為了給這件事找補吧?”

 霍檀挑了一下眉,大笑了起來。

 崔雲昭看著他笑,自己也忍不住跟著笑了。

 “即便沒有我說的法子,你可能也想到了如何安置流民,這一次你被他們兩個當槍使,拿了

頭功已經得罪了呂繼明,所以你要送他一個功勞,讓他在郭子謙面前露臉。”

 “我說的對嗎?郎君。”

 霍檀常嘆口氣,滿臉都是欣慰:“娘子與我,真是心有靈犀。”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下一章就是加更!點擊直達可看,愛你們麼麼噠~

 崔方明的那些話,讓崔雲昭思索了許久。

 後的那樣,一到春闈有了副科之後,成績就沒那麼亮眼了。

 尤其是時事和律法,因為朝代更替,龍椅上的皇帝天天換,導致律法也經常“推陳出新”,是很難背誦的。

 背下來,還得去做那些題目,就更難了。

 背題對於世家子弟來說並不難,難的是去分析一道道實際的題目,他們有時候都不知道要如何去處置那些雞毛蒜皮的鄰里糾紛。

 後的那樣,他們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崔雲昭看向三堂嬸,她喘了口氣,整個人放鬆下來。

 “我不是過,堂嬸可以同三堂叔商議商議。”

 三堂嬸有些遲疑:“皎皎,你的意思是?”

 崔雲昭想了想說:“我聽聞,伏鹿的朱䴉書院天下聞名,那裡面的先生來自五湖四海,若是方明堂哥願意去,大抵是可以被錄取的。”

 “去了那裡,把副科往上補一補,一路行來,看一看伏鹿的風土人情,對副科是大有助益的,”崔雲昭頓了頓,壓低聲音道,“可能之後,我們也要去伏鹿了。”

 這事能被崔雲昭說出口,或許就不算是秘密,但三堂嬸還是很嚴肅道:“我知道了,你不用再說其他。”

 崔雲昭便笑了一下。

 她笑起著什麼樣的話,表情總是不太有變化的。

 這得益於崔氏一貫的教導。

 三堂嬸看她這般,不由嘆了口氣:“皎皎,你真的很聰明,如此看來,這門婚事才最適合你。”

 崔雲昭倒是愣了一下。

 三堂嬸也跟著笑了:“原來大家都覺得你委屈,是低嫁,可如今看來,只有在霍氏,你才能隨心所欲過日子,我那日瞧了,姑爺人不錯,待你又好,最重要的是,他願意尊重你。”

 “門第是旁人看的,日子是自己過得,你過得好不好,看你面色就知道了。”

 “你說的事情,我會好好考慮的,也會同你堂叔好好議論,不過如果你堂哥要去伏鹿,我們一家子就都會跟著去。”

 “到時候,嵐兒他們也去嗎?”

 崔雲昭看向崔雲嵐,見她正仰著頭看自己,便笑了:“嵐兒,你願意去嗎?”

 其實方才崔雲昭的那些話,崔雲嵐是似懂非懂的,但她到底是崔氏女,即便年紀小,也能自己分析出對錯曲直。

 她思索一會兒,道:“我願意去,霆郎大抵也是願意的,若是能去朱䴉書院,想必霆郎也高興。”

 她想得就比較周到了。

 崔雲昭就笑了,她又摸了摸妹妹的小腦袋,覺得怎麼看都看不夠。

 “朱䴉書院還有女學,到時候你可以去那裡上學,認識更多的朋友。”

 崔雲嵐一聽這話,立即就有些緊張,但很快的,她在三堂嬸的鼓勵之下,還是羞澀地笑了笑。

 “好。”

 這話說完,崔雲霆才姍姍來遲。

 上一次見他,小少年的表情繃著,看起來嚴肅又認真,他小小年紀,已經嘗過了打壓和欺辱,也嘗過了無法保護姐姐的痛苦,所以當時的他,很努力讓自己長大。

 可來到聽樂堂之後,有了三堂嬸和三堂叔的教導,他卻慢慢放鬆下來。

 這裡真的很好。

 比正宅那個精緻的華美院落更像是一個家。

 一個自從父親母親過世之後,就消失不見了的家。

 崔雲霆一早就聽小廝說長姐過來看他們,於是這一路都是小跑著的,回到聽樂堂時已經滿頭是汗了。

 他牢記規矩,還是在門口停下腳步,先同三堂嬸問了好,才巴巴來到崔雲昭面前。

 “阿姐,你回來了?”

 他仰著頭,那雙同崔雲昭一般無二的鳳眸多了幾分神采。

 那是少年人本該有的活潑開朗。

 “是啊,我回來了。”

 崔雲昭取了帕子給他擦額頭的汗,然後道:“下午還有課吧?我同你們一起用過午食再走。”

 崔雲霆的眼睛更亮了。

 不過他還是有心一句:“阿姐不回去用飯,姐夫家裡的人會不會……”

 崔雲昭笑了,點了一下他的額頭:“瞎操心。”

 “你姐夫一早就說過,我自己在東跨院用飯,不過去西跨院,我在不在家用飯,沒有人多話的。”

 崔雲霆這才鬆了口氣。

 他咧嘴一笑,說:“姐夫挺好的,今日我們上課,我還聽十八郎說姐夫又打了勝仗。”

 崔雲昭點頭:“是啊,他又贏了呢。”

 一家人說了會兒話,三堂叔才姍姍要去換

衣服,把堂屋留給了姐妹三個。

 崔雲昭問了問他們的衣食住行,見三堂嬸確實是很仔細的,終於放下了心。

 她沒有解釋其他,只對崔雲嵐道:“回頭你同霆郎解釋便是了,霆郎若是有疑問,就問你二姐。”

 崔雲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長姐這麼說,他也乖巧點頭應允了。

 崔雲昭又問了兩個孩子的課業,聽說他們最近都有進步,而霆郎又被三堂叔晚飯後單獨教導,便更放心了。

 “這是三堂叔和三堂嬸的恩情,你們以後要記得孝順他們二老,”崔雲昭認真道,“如今咱們同二房的親情所剩無幾,倒是這聽樂堂,可以成為你們新的親人。”

 “有時候,血緣也沒那麼重要的。”

 崔雲霆若有所思,崔雲嵐倒是顯露出幾分高興來。

 “阿姐,以後我們可以不回去嗎?”崔雲嵐小聲問,“我不想回去。”

 崔雲昭又摸了摸她的頭,道:“以後,阿姐讓你隨心所欲生活,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不好?”

 崔雲嵐靦腆地笑了:“多謝阿姐。”

 對於失而復得的妹妹,崔雲昭無比珍惜。

 姐弟三個說了會兒話,崔方明也回來了,一家人做在一起熱熱鬧鬧吃了頓飯,崔雲昭等送走了要去族學的幾人,這才道別。

 等回到了家,崔雲昭正要歇一會兒,軍務司的人就到了。

 軍中的紀律,撫卹的發放以及每一次的獎賞,都由軍務司過手。

 正因此,在觸犯了軍法的士兵時,他們才不敢鬧事。

 來霍家的是兩名軍使。

 領頭的看起來三四十歲的模樣,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他原本以為還是林繡姑來見他,卻沒想到這一次同他交接戰利的會是霍九郎的新婚妻子。

 崔雲昭看他驚訝,沒有多解釋,只是溫言道:“以後家裡的事,我會同長姐一起操持。”

 那軍使忙點頭,也跟著暢快一笑:“林夫人好福氣啊,剛娶了兒媳婦就不用操心這些瑣事了。”

 這些軍漢沒什麼彎彎繞繞,想到什麼說什麼,這話若是在崔氏,不得被讀出八百個意思來。

 崔雲昭已經熟悉他們的處事作風,所以一點都沒往心裡去,也跟著笑:“有勞兩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