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水稻養殖

 崇禎皇帝雖然不是特別英明,但也絕非昏君。 

 他知道這對國家有利,便同意了。 

 於是李培恩得到了批准,可以放手去做這件事。 

 離開這裡後,李培恩前往下一個縣城。 

 這次,他只帶了於永和兩個隨行的張三李四。 

 其餘五百人跟著方澤組成商隊去做生意。 

 剩下的四百多人,李培恩暫時安排他們在村莊裡幫忙收割莊稼,算是輕裝出行了。 

 他們途經一個種植水稻的城市。 

 此時水稻正值茂盛期,一片翠綠。 

 李培恩坐在稻田邊,一邊吃梨,一邊享受微風,十分愜意。 

 看著看著,他砸吧了一下嘴。" 

 水稻種得這麼稀疏,太浪費土地了。" 

 路過的村民聽到他的話,看到他細皮嫩肉的樣子,明白了。" 

 年輕人,你不懂,這樣能讓水稻長得更健壯。" 

 李培恩並不是真的不知道這個,只是覺得可惜。" 

 這麼大的稻田,如果養魚,魚肥稻也豐啊。" 

 這話一出,幾個村民鬨笑起來。" 

 你是什麼大戶人家的公子,這麼不接地氣。" 

 " 

 稻田裡養魚,聞所未聞! 

 你真是異想天開,萬一魚把稻穀咬壞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你別到處亂說,讓人笑話。" 

 難道這種好辦法沒人試過嗎? 

 李培恩看到了新的商機,開始滔滔不絕。" 

 你們不知道也沒關係,我來告訴你們。" 

 " 

 養魚不會破壞稻穀,還能提供肥料..." 

 村民們聽得目瞪口呆。 

 李培恩說完,得意地叉腰。" 

 等稻穀收割完,就可以在稻田裡抓魚,又是一筆收入。" 

 他接著宣傳,"那些魚特別肥美,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村民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掙的錢也不多。 

 如果有額外的收入,當然更好。" 

 如果真像他說的那樣,那當然是..." 

 有人心動,但也有人擔憂,"如果成功了當然好,但是... 

 這種方法我們都沒試過,萬一失敗,後果可能很嚴重。" 

 如果連稻穀都保不住,他們就連明年的種子錢都沒有了。 

 村民們不敢冒險,成本實在承受不起。 

 如果李培恩是這個時代的村民,他也未必能立刻接受這種新想法。 

 他思考了一下,然後說:“如果不嘗試,怎麼知道能不能成功呢?”"